希區考克的郵票

記得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曾經瘋狂集郵。而現在好像已經沒有在搜集什麼,如果那些西低、照片和電影都不算的話。


那天剛看完希區考克的奪魂索,想說網路上不曉得有沒有在賣他的全集,卻意外找到希區考克的郵票。瞬間小時候集郵的記憶湧上,另一方面是早以景仰大師許久,在過去和當前的記憶映照之下,二話不說馬上訂了一套。這套名為「好萊屋傳奇系列」郵票我另外買了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跟浪子詹姆士迪恩。在顧不得被好萊屋收編的狀況之下,我擁有了與大師和名人跨時空的對話空間。


郵票上面寫著「他羅致了商業性全面的勝利,並發揮個人獨特的價值,立下影史上的不朽的典範。」關於希區考克我不想再多談,也期待未來我看希區考克的其他作品有更多的想法。因為其實,我這次是想跟各位談談「郵票」。


記得國小集郵那時候,都不太會注意郵票背後的意義。為此我為了要寫這篇文章特地去查了郵票的相關資料,不過發現,幹,資料還真是不多阿。居然連Ptt都沒集郵板。所幸,常常讓我感到安心的郵局,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內郵票資料庫,真是好樣的,果然是值得信賴的郵局,不過集郵常識資料過少是美中不足之處。


的確,從那些郵票身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台灣部份的歷史脈絡,從早期脫不開中國文化的包伏陸續出了許多國畫、陶瓷類的古典藝術就可明白。蔣公紀念當然不可少,還有那抗戰的諸多烈士也很常見。生肖郵票是重頭戲,也由此可見我們對過年傳統的重視程度。一直到後來台灣奇蹟的發生,又多了許多幾大建設,科技經濟發展類的專題郵票。我一直還記得當年在中華商場的愛棟一家集郵社買下十大建設的興奮程度,雖然只是區區一百多塊就高興的不得了。之後台灣郵票有明顯越來越多娛樂休閒的專題,這都是台灣社會的發展趨勢。


記得上個月翻開好幾年都沒動的集郵冊,突然覺得裡面的郵票真的畫的很漂亮,以視覺設計的輩份來說,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矮了一截。台灣早期郵票設計除了那些古典國畫之外,版畫的視覺構成似乎佔了大宗,而後來好像漸漸被擬真的繪畫和照片所取代。相較來說自己比較喜歡早期郵票的lo-fi感,因為現在的太hi-fi影像充斥到已經讓人十分厭倦。再看看國外的郵票,國家地區性的視覺風格似乎都完成呈現在郵票身上。目前非常期待那一干東歐國家會有十分驚豔的插畫風格在郵票上出現,如此或許也可以解釋好萊烏對美國來講是多麼重要,當然可能不能完全那麼說,因為我看過的國外郵票實在是太少。說著說著,我另一段的集郵歲月好像又要開始。


郵局資訊網
http://www.post.gov.tw/post/index.jsp
請點下面的集郵寶藏進入中華郵票資料庫!!


留言

  1. http://www.artfund.org/queenandcountry./index.php

    Steve McQueen的戰死士兵郵票計畫

    Queen & Country 意味著郵票上那顆女王頭和英國國家認同並延伸到國際

    情勢的認同和伊拉克戰爭的認同。

    郵票確實是絲毫不拖泥帶水的紀念方式,也包括大部份人的認可。但很重

    要的一點是,在藝術圈之外,像台灣郵局老早就推出個人化自製郵票了,

    但這類個人紀念商品語境早就跟「Queen & Country」不太相干了;相反

    的,之前因為藍綠互換政權,造成「台灣郵政」因此成為絕響?反而是比

    較看得出出來那個「認同」價值。



    http://www.wolverhamptonart.org.uk/wolves/exhibitions/004019.html

    展覽介紹



    http://www.artfund.org/queenandcountry/Support_the_Project.html

    歡迎連署郵票發行!連署到一定的量,英國黃家郵政就會發行郵票,當然

    要像我有在集郵的人,又可收藏藝術品,可謂一舉兩得。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