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3的文章

《情遇巴塞隆納》 - 存在即合理(Make Sense)

圖片
本來以為只是又一齣導演伍迪艾倫式,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也就是伍迪艾倫身為紐約人揶揄了歐洲的刻板印象,想像身為西班牙的巴塞隆納,相對於馬德里首都,更加地西班牙,以加泰隆尼亞著名的創作者:高第(Antoni Gaudí),米羅等,讓「藝術」作為民族性的特徵,表現著邂逅的巴塞隆納男主角的浪漫、放蕩不羈諸如此類愛情和性的觀點;同時反諷美國人的「拘謹」,當然這相對台灣集體主義為重的民情文化,反倒是開放的美國個人主義,但在電影中,對比「西班牙感」,除了追求自由的白人特徵,美國人在電影中則是那種帶有工具理性和法律感的正經。 如此就可以理解劇情中兩個女孩與西班牙的野性相遇Vicky(Rebecca Hall飾)和Cristina(史嘉蕾喬韓森飾)各自代表著「美國人」特徵,前者十分具有原則且理性(同時嚮往歐洲文化)卻又過度壓抑,與後者具備某種拓荒的冒險感或嬉皮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卻十分勇敢去嘗試。以這樣的角色設定,劇情中也並不意外,本來Cristina與野性的男主角Antonio(哈維爾巴登飾),應該會先擦出「火花」,卻因為胃部不適,反倒是有原則且即將結婚的Vicky 被突破心防,把持不住發生一夜情,導致後續「剪不斷、理還亂」,在約90分鐘片長,不斷迂迴繞道的典型伍迪艾倫的高明劇本。 Vicky(Rebecca Hall飾)和Cristina(史嘉蕾喬韓森飾) 電影中段,當一開始電影像是在談文化差異,過渡到與Antonio與其「瘋愛」(註1)前妻Elena和Cristina 「三人行」的解放嘗試,同時電影也用一小篇幅描述女神級前妻Elena的影響(或抄襲)Antonio的藝術創作的養分。並略帶輕浮的以男女通吃暗示著開放的道德準則:有什麼不可以?電影以「隨性而為」解放了三人(複數)的政治性,但看似完美三角形,缺了一角即崩解。 電影的終點,如果會被認為是假平權,假解放,以看似性解放、關係自由為名,實則以Antonio男性為核心的權力分配關係(註2),但顯然在結尾,作者要跟你說的並不是追求性愛自由的個人政治「解放」。 而是本來因為一夜情的餘波盪漾

《夏日悄悄話》(The Quiet Girl)– 寂靜的存有

圖片
劇情描述主角-小女生凱特,在父母生了很多小孩的熱鬧家庭中像是多餘的人,並到了短暫「寄養」家庭度過暑假,她從陌生到與無子嗣夫妻感情日漸升溫,後來夫妻要幫她買新衣服的時候,凱特發現她們過去因為意外失去小孩(疑似溺水),同時遠房親戚還告知她過去一個多月都著死去的兒子衣服,但這不是鬼片,而是某種情感的慰藉、移情,或純粹的愛與包容。 電影在接近結尾時重新上演類似的意外,但水很淺,只因為沾濕了身體,因而感冒,暑假結束準備開學,凱特回到原生家庭,忍不住打噴嚏,反而又被唸了一頓,巧妙的劇本設計,雖說《夏日悄悄話》也是是枝裕和式(《 小偷家族 》、《 嬰兒轉運站 》)的那樣「非典型」家庭概念,同時主角轉變過程上乍看會以為只是在談「家庭的重要」這樣帶有教育意義,與青少年電影成長過程的療癒性。 但千萬不要以為《夏日悄悄話》只是描述成長的療癒片,除此之外,這部電影給出的深刻,有更接近生命本質的東西。精緻的影像,純粹與細緻的捕捉,令人想到比利時電影《親密》談著類似除了兒童成長之外,由小孩帶出事物的純粹狀態(註)。例如時常在電影中呈現小女主角凱特不愛講話如靜物般,和她的有關的「靜物拍攝」:有時捕捉她無意義碰觸外界的事物抽象感:如用手掌盛著雨水、與擦拭桌上的灰塵等等,提醒著外在事物那些不被注意的質地,與世界的關聯性。 當時12歲童星Cailín Ciúin令人印象深刻的演技 電影夾雜少許英文的愛爾蘭語對話中的熟悉陌生感,一窺愛爾蘭田園生活,以一種人類存在的基本條件:畜牧與家事生活,並與台灣有所共感的家庭保守氣氛,也帶出的關於人的類似生活感,認命地每天做類似的事情,還有三姑六婆、閒話家常這樣舉世皆然。 雖說電影在故事上帶有明顯的價值判斷:原生家庭魯莽粗心對照寄養家庭帶有包容、愛心,與共同面對過去傷痛。相較《親密》把那個善惡的分界稀釋到最低的純粹,《夏日悄悄話》的細緻是在於女主角凱特木訥與安靜的表現,並經由戲劇的暗示與默契稍稍解放,同時在結構上布置出安靜與喧囂的對比,農村喜歡談論八卦,相較女孩與寄養家庭不會多說什麼,只會呈現現實。對比著女孩片尾回到原生家庭,原本電影持續安靜的氣氛又回到一開始的騷動。 把家庭對我們的療癒與關愛視為正向的功能之外,放眼非田園的當代生活卻像是暗示著那位「安靜的女孩」不被理解的孤僻與寂靜的存有。或許早就預言了人類喧囂的政治性(試想在學校或公司不愛講話被視為奇怪的人;試想周遭

Living Togetherness 生/活在一起-2023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圖片
官網 。已經很冷門的當代藝術,此次展覽挑選的作品大部分又十分學術理論化,往往是「理解」要大於「感受」太多太多(個人對於創作最大的準則絕對是「感受」擺在第一位),但不是說那麼多(類)essay film的作品不好,而是放在一起看,然後一次要看二三十部真的很考驗,本身是「圈內人」已經看得很拚了,更可想而知一般民眾的接受程度。 加上很多作品不看手冊會不知道在講什麼,或許看了能完全理解,但展覽場地蠻暗的,手冊說真的不是那麼好閱讀,既然強調知識性又沒有考量容易閱讀論述的重要性,如果是要觀看者去「感受資訊」,其實蠻矛盾的。 說到展覽內部作品其實談的是當代論述最流行、最夯的主題,什麼人類世,行星哲學等等十分龐雜的議題。但能不能用簡單幾句話來談這次展覽的作品?我覺得應該是有點像是回到「前科學」,當前主流在於各種學科分類藩籬的破除,如此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視為可以互通地,以現在來講是「跨域」,但若是用原住民,或是菌類等等被主流摒除在外的「物種」的觀點來說,這些本來就不存在界域的分別(好比藝術作品中以文學性、影像、詩意等等概括),同時藝術家也利用現有社會既有的分層學科領域去帶出他們感興趣的議題(不管是田野調查或是與專家學者訪談或合作)。 至於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尺度的改變,這個概念重要嗎?只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還記得疫情時的感覺嗎?相信回歸正常過幾個月早就忘,我的意思是,若是談流行(過)的議題,難免會出現流行過後還剩下什麼?這樣的考驗(例如 : 確實照顧(caring)是部分作品中的共同特徵,但有時候也非是作品的必要條件) 線上展場 https://distant.gallery/tiva-23  有幾部可以看,其實反而是適合的觀看方式,唯一缺點大概就是不能全螢幕…   說說幾件自己比較喜歡的作品 https://www.twvideoart.org/tiva_23/tiva23/ana-mendieta-zh/ 只是在展場中經過一個螢幕畫面覺得冒煙像某種神秘的火山很有趣,其實我覺得展覽要多一點這樣的作品。 https://www.twvideoart.org/tiva_23/tiva23/zhou-xiaopeng-zh/ 探討阿茲罕默症與繪畫的關聯,這位中國藝術家但說著粵語有某種香港藝術家的生活與輕盈感,覺得老人痴呆症(先姑且不論阿茲罕默症不完全是失智症)幾乎遺忘了他生前所努力的

持續孤獨的路上

圖片
  夢到與 與師長們爬山 重點不是爬山 而是觀看 而且山好像是人造的 後來變成小小一個 練習英聽 國外有錢網紅  試衣間滑板鞋有七十幾雙 貧富差距 百分之一的人 掌握7成財富 只有自己知道的過程 連自己都快放棄了 一場雨就把你擊潰 喃喃自語 筆記本 說不在乎是騙人的 一場雨就把你擊潰 硬要騎腳踏車 在河堤上 與白鷺鷥同行 有「想」就是人的存在 世界不斷變動 只有人意識到 短暫生命與永恆世界的通道(夢境) 星點放大 與 星空 意義在產生之前就已發生 而不是在「知道」 「認知」的當下 那只是後來的事情 不只是在談因果 而是在尚未「知道」之前 是不是早已擁有了所有 或 始終的 無 職業藝術家機制化的摒除 自己創作 與過活的方式   越美好越不會是終點   沒有意義的事情 徒勞無功之中   補助沒上 在低限資源中 過年不用買新衣服新鞋子 更不用說買奢侈品 ( 省吃儉用 ) 唯一條件   數字( 名聲 ) 爽一下就沒了 有時候會想那個實質意義到底是什麼 ?( 除了經濟之外 ) 觀念論 、 存在主義的招喚 「 人孤獨的心 」 這類 cliché 老掉牙的說法 又帶有某種效度 就像是 某些時刻在平淡日常的偶然發現 那些曾經努力過的好像只是一片的荒蕪

《老狐狸》,與聊到了上位者

圖片
陳慕義的口氣與手勢和裝扮加上白潤音的眼神幾場在高級老爺車的廠景堪稱近年國片最佳對手戲 說來巧合,還在撰寫前天看完《老狐狸》的想法,昨日與友人聊到藝術圈的老師或是知名藝術家,友人知道許多內幕談到事情的內部,並非想見中的「人設」,而是有其策略性地在維持自己的形象。說不擇手段太過誇張,因為早就漸漸發現有別於社會上萬分之9999的商業世界,老闆或主管的不得不殘忍(每個人都會自己的原因、做事方式與道德原則),而那個堪稱外化之地的藝文社群,好像能做(撐)到上位,姑且不論他們的作品好壞,發現都有其「手段」,也會自我省視,因為自己不愛這樣的耍手段,所以好像也只能這樣? 比較意外是以為非常正義的師長或策展人,也是因為掩飾某些小惡不得不說了一些謊話。或者是知名藝術家的「老闆」性格,大頭症等等之類。也會想說如果是把藝術創作提升到道德標準之上,其實「敗德」這件事情的評判可能不太一樣(反而太有同情心會被說是娘們一樣扭扭捏捏不顧大局)。 問題變成是,自己把創作過程中會遇到最基本的人與人的尊重的價值看成比作品與藝術還重要,例如請學弟妹來幫忙布展,薪資是最基本的一定不能剝削,態度上也會盡量是平等(千萬不能有,我是比較有名藝術家就一副了不起的態度),也許發現跟友人都是出社會背景的「跨域」(就是因為社會上太多狗屁倒灶的事情才反映在創作與進入藝術社群),所以都覺得這種自然而然的事情,好像在必須競爭藝術圈也是因人而異的道德選擇,就算是當事人創作主題是如此的人文關懷,但實際行為卻是完全或有些相反,說來也是十分的荒謬。 另一個反例則是,友人在某開幕場合聽到某藝術家與雜誌總編在講一位資深前輩藝術家閒話,其實要是我可能也會加入。但友人說,他們知道那件事可能只是表象,因為友人說其實那位資深前輩藝術家也是非常辛苦的在維持自己的創作,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而已。 至於電影部分心得如下,某方面也是跟導演關心的有些疊合,故加了前段note發表。 - 樂見看到國片終於有人描寫父輩那一代常見台灣資本家(註)功利主義(但也絕非如此二元)的精神與道德狀態,而非許多描寫弱勢族群電影往往大部分只會出現幾秒壓榨勞工的刻板印象。 當然這必須靠著陳慕義精彩演譯(說是carry了整部電影並不為過),對比導演的上一部《范保德》中有些過於拗口的蕭雅全式「金句」,在《老狐狸》中例如:「不平等就是地圖 ,指引贏的方向。」配上老狐狸謝老闆的口氣與手勢就是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