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1的文章

再新輪胎

圖片
平面大看板版本發表於 「新媒體藝術學系第11屆新生展」 ,9/29~10/5在北藝大地下美術館,歡迎參觀。 作品論述(第二版) 我所強調的日常經驗,也就是外在現實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但是又亟欲將對象或者現象抽象化、形式化、本質化,於是電子招牌成了繪畫性與立體現實之間的連結,符號的實體性和遍布的電子紋理,到了晚上散發絕佳的光暈,它醒目又模糊地標示出三重和新莊分界的地方工業感,同時是自己每次回家/出門經過重新橋,在時間敘事下產生白天與夜晚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 保留廣告的構成元素,我嘗試將招牌明暗的時間週期投射在三度空間(或是地下美術館的大上半部牆壁),打造立體與平面之間不同的度量標準,同時也是訊息轉換對感知過程的探測。

大金空調

本來要去看新同學聯展的開幕,但是在誠品音樂上班的丁冬說想要去中正紀念堂看NSO 25歲生日趴,說真的我已經很久沒有去聽古典演奏會了,現場看到滿坑滿股的民眾也不由得興奮起來,尤其是在當前感知時常會「歸零」的狀況下,古典樂對我現在來說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所以一開始我就又開始將音樂本質化,也就是音樂對人的舒適性的知覺問題,但當然又不可能完全「歸零」地,去除自己對古典音樂文化音樂性的抵抗,和自己的音樂記憶的歷史。 我在猜想古典音樂和所謂歌劇而言對自己而言什麼?最先想到是上帝的聖歌的榮耀崇高時刻,可能剛看完驚悚末日一直讓我想到拉斯逢提耶的電影之於古典音樂,在激烈與祥和之間探討救贖和犧牲(註1),而那些回到自身身體跟外界隔絕的命運性感動,又確實產生將記憶的過往壓縮,進而釋放的能力。 因為大聲囔囔被嫌惡,就開始私自想像會讓孩子上音樂班的父母,愉快地來這邊感受真善美的心靈樂章,卻遇到幾位沒水準的白目,也就是外界社會跟美的本質的抵抗開始出現了,(如同上一段)我似乎也若有似無體會到音樂的「真善美」,卻又不時抽離嘻戲露出狡獪的笑容。 一點都沒有要「反古典」的意思(註2),縱使我是從中產階級的家庭音樂班,開始聯想所謂國家第一交響樂團的運作,從這樣生產機制,去設想一個從上層高級交響樂,藉由財團的贊助呈現給大眾化的流通迴圈,總是無法想像那背後的經濟交換能在三言兩語解釋的清楚,但實際上音樂感受的政治性又是那麼直接可以去區別,如流行音樂和古典樂的二分輕易操作背後的政治語言。 總而言之,我是盡量用既有的知識,能夠去談論當代思考性。好比說演奏會有一首歌印象很深刻是「大金空調」,空調某方面讓人進入「夢鄉」的舒適性跟古典樂相通,在反正這「就是讓人想睡覺的音樂」的框架裡,又某方面對古典樂重新開始的思考,去產生新的體驗。 (註1)或許把古典音都指向同一性是很籠統的 (註2)指揮棒?原因不是他可以是筷子那樣去神聖性反諷,而是以那樣百公尺前指揮手上拿的很陌生又很熟悉的視覺性,我開始關心指揮棒到底是什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