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瑞興麵包屋

圖片
說真的,我對於製造美食->尋找美食->介紹美食 這樣的標準又封閉的流程困境已經感到憂心(甚至一想到就焦慮),有沒有不是以製造美食為任務的店家?(廢話!這種店很多吧!)好!那我在大膽假設,有沒有那種專門製造臭酸食物的店家? 瑞興麵包屋?!對,就在我家巷子口旁邊;那是一種奇怪(一般人怕尷尬;去麵包店則是怕買到臭酸麵包,但,瑞興不怕)的狀況,不斷製造臭酸麵包,非要每個人都絡賽不可的企圖;店家往往把快過期的先放在前面,導致原本沒有過期的一直過期。過期的麵包越積越多,一種依據現實的「序列」因此產生,多少帶有電腦運算意味的老實法則,無關唬爛(這邊的意思是製造出多少麵包,就該賣掉多少麵包,絲毫不因為臭酸而妥協),只有要買/賣和不買/不賣。 而事實上,瑞興麵包是從小陪我長大的麵包店(雜貨店),很久以前不只是會買麵包還會買冰棒、泡麵什麼的,結帳的時候還會寒暄幾句,說家裡怎麼,念高中了沒?之類的。他是我們家這個區的糕餅老店(代號:阿薩A胖(台語))。任何婚喪喜慶的糕餅麵包全部包辦,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視麵包品質,還記得念書的時候,三不無時會去買他們剛出爐的麵包,很好吃,配上牛奶,成了最棒的下午茶。後來他們改裝了,因應著麵包店該有的潔白亮麗的室內質感:看起來很好吃,這是當代交感行銷的必要手段。不知道是不是瑞興他們家其實很有錢,還是昔日的年輕失傅老了(兒子都快上國小了,想必美麗的老婆也逐漸凋零),熱情消失了,得過且過的心態,導致麵包越剩越多,臭酸麵包也因此供不應求。 以「臭酸麵包」成為一種形式或策略,因為「好吃」所以產生「買/賣」的因果關係必須該有所顛覆。唯有逃離反諷和讚美的框架,「臭酸麵包」才能產生另一種詮釋,甚至成為武器。就像在這個網路世代,已經存在著一種「必須企劃」的銷售過程中,我想到了之前每每公司開會的過程,往往對那種「走向必然」的「可預測性」感到憂心。「臭酸麵包」帶給我們除了是一間在地雜貨/麵包店逐漸淘汰,但卻是如此頑固的抵抗著現實。(正如同當今還在使用286電腦的令人費解)更重要的,那是一種「不可預測性」身體試鍊,悄悄化解了店家和消費者之間尷尬的心防。(試想:拿著臭酸麵包去結帳,顧客和店員四目相交的時候,會很好笑嗎?還是很可惡?期待各位可以去買買看,體會一下那種尷尬之外的感覺。) 如果臭酸食物只是美食的對立,那不只過是寡不敵眾(陣線選擇)的問題,這樣一點也不用感到「奇怪」。但瑞興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