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3的文章

個人抱怨(註)

前幾天看到阿豬FB塗鴉牆上面說「買一台很屌的3D掃描器,把我每天拉的屎建模,打樣,然後像杉本薄ㄙ拍那些數學模型一樣把他們拍起來,作品名稱之為一個廢青ㄉ腸道連續拓僕學版畫,拿去申請科藝類補助會不會過。」姑且不論這句話的嘲諷層次可能還是停留在,杜象拿小便斗倒過來去美術館命名為噴泉,這類對藝術跟生活脫節的質疑;或是「 藝術學院的祕密 」描述藝術環境的撲朔迷離,我想先說的是關於,用「開玩笑地來說」,但卻必然要「面對現實」這件事,導致變成一種認真的來說,以那段話的脈絡:不管有沒有申請到錢,關於都要面對創作與生命這件事。 像是之前一定會有點瞧不起那種,作品賣很好,但卻一直炒冷飯的那種藝術家,覺得只是在沽名釣利。但後來發現,或許他面對生命的方式大於他不斷重複的創作,需要養家活口?不管如何,我關心的是,某方面這樣自己將原本質疑的事情合理化的思考方式,是透過怎樣的方式被轉換? 另外,曇花一現的「創意」又和創作生命歷程走在一起的時候。第一,當然是說對於「深入」這件事;第二,所謂生命歷程又牽扯到置身在現實環境中,尤其是某方面上位者與下位的諸眾極不對等的現實,藝術又該如何反應的問題。 這樣牽涉政治、倫理等等面向說來又更加複雜了,回到自我的思考與感覺上,也就是如何變得理所當然?理解的過程在於影響直覺變化,好像是自己不斷在從事感性與理性交流的過程。我發現,知識帶給我的並不是某種的一定相信,卻十分在意經由親身體驗做出感覺的判斷(或者慾望),也就是所謂的態度、方法,一直到美學、敘事…。想太多就想太多,有發生不用當作沒發生,想賺錢也不用去假設藝術純粹,現實的神諭:沽名釣利、孤芳自賞、還是為底層發聲種種以不自由作為括號內(前提)的各種創作動機的宣稱下,才能視為一種自由。 (註)不是指我自己的抱怨,而是泛指每個人客觀的對事物理解、批判,乃至於抱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