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凱薩必須死 cesare deve morire

圖片
凱薩必須死 ,光就製作「概念」上就已經展現可被思考的多種層次,會這麼說或許就是當代藝術最近所流行的某種「關係美學」的操作方式:跟監獄的重刑犯合作演出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性的社會介入。 但電影畢竟不是裝置藝術可以放置複合媒材,電影作為一種敘事的濃縮、這部片從虛構美學、紀錄片與舞台戲劇表演當中切換自如,不斷的出戲與入戲之間,反倒好像是利用了監獄的場所還原解放了原本戲劇舞台的「平面」(因為剛好劇場的在整修,只好因地自宜,導演反而利用監獄的場所特性), 也同時和凱撒大帝這個劇本身在講國家和自由的相關台詞,切合到身為要被關很久的囚犯內心渴望的關鍵字,也因此造成應該是本片最主要要呈現效果:現實和戲劇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而最有趣的是,這個分不清楚,就一個中文使用者來說,從一開始演員跟導演在討論義大利官方語言跟各地方言的時候就遇到了挫折,完全聽不出來任何差異!更反應在隨之而來,莎士比亞原著在講述羅馬帝國的歷史跟現代義大利用語的差異聽起來都一樣!這個困惑,或許一個「不願意」但必須這樣的比如說是:文言文的台詞跟一般講話混搭在一起的話,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應該也是聽不出來差異的。甚至如果更追尋說我這個「不願意」代表了是個體對自身歷史的想像與認同,那我們身為分斷體制歷史下的個體,如何去想像這樣的歷史認同? 電影裏頭的戲劇原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1%E6%92%92%E5%A4%A7%E5%B8%9D_%28%E6%88%B2%E5%8A%87%29 電影資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1%E6%92%92%E5%BF%85%E9%A0%88%E6%AD%BB%EF%BC%9A%E8%88%9E%E5%8F%B0%E9%87%8D%E7%94%9F

2014金馬影展 - 纏繞之蛇Leviathan 一座島的永恆Corn Island

圖片
纏繞之蛇,看完對結尾有些疑問是來自於俄羅斯內部 , 主要是政治和宗教之間的關係 ,於是去找了幾篇衛報的短評和採訪來尋找線索。看完之後幾乎可以確定是來自於導演對於俄羅斯當前政治現狀顢頇腐敗做出的反應,從地方政府的貪汙,與當前中央領導的專制,全部都展現在這部十分具有新聞聳動價值與八點檔的劇情鋪陳;但不同的地方是,故事背景是位於邊陲的荒郊野外的(俄羅斯)民族性的想像,有著遼闊大海和高低不一的地勢環境,又是另一個頑固的在地人面對現實的迫害,這次可以想像是新竹大埔案:劉政鴻要強拆民房圖利財團的翻版。而另一個代表俄羅斯中心的,是來自莫斯科的律師,除了劃出俄羅斯當前的國家中心與地方關係的勢力關係之外;強龍不壓地頭蛇,更有著那種,地方惡霸,外人休想插手的恐怖。所以另一個角度來說,那個掌控全局的地方父母官好像用顏清標會更為適合,我是說在不了解俄羅斯東正教的影響力的前提下,可以迅速了解地方首長的政治和當地宗教勢力結合在一起的共謀關係。而在衛報短評中(註一),俄羅斯提到塔可夫斯的犧牲,意思或許是主角必須犧牲自己來拯救這個墮落的世界,重新喚起從共產國家的無神論到東正教的思想傳統,上帝的神祕那一面又如同片名 Leviathan 一隻聖經上的怪物(註二),像是鯨魚又像是鱷魚,出現在片中的海裡給了主角一個大禮。而最後那個令人絕望的結局出現的鯨魚巨大的骨頭,是不是又意味著 Leviathan 在世界末日前的獻祭?在世界末日之前還可以做些甚麼?或許就可以理解主角一大早就灌了半瓶伏特加的意志消沉(註三)。   (註一)衛報 Leviathan 系列報導 http://www.theguardian.com/film/leviathan (註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1%8F%E6%B8%85%E6%A8%99   (註三)原來俄羅斯人真的很會喝啦,純的伏特加直接用灌的。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4/01/140131_vodka_death_russia 「一座島的永恆」 「一座島的永恆」的奇異之處是介於於現實與寓言之間敘事體。因為泥沙淤積而成的小小島讓人想起經過忠孝橋時都會看到淡水河上的小島 ( 註 1) ,又同時具備隔絕於現實的新世界:如同世紀帝國的黑暗時期從蓋房子開始胼手胝足一點一滴地

2014錄像雙年展 鬼魂的迴返

圖片
鳳甲美術館的錄像雙年展,大概是因為之前上龔卓軍的課聽了有關泛靈論討論聽太多了。因為論述實在太充實的情況下,反而覺得作品本身沒有看到什麼亮點,尚胡許、胡台麗紀錄片都被收編在裡頭也覺得理所當然。倒是上次濟公座談還蠻有意思的(我是看影片XD),值得嘉許的是展覽規格上比往年來得更有野心,包含視覺上的氣勢(手冊設計也很不賴阿),辦了很多週邊活動包括在文武廟的酬神放映。 所以當我看展覽看到一半就有點開始懷疑純錄像的能力了,但其實應該是敘事創新度不足,加上論述已經說了比影片還多的東西。一大部分是徵件的,另一小部分是邀請的。但邀請的部分質量也沒有很高阿,像是陳依純的作品,還特地問了一起去看的朋友覺得如何?視覺表現能力不夠之外,動畫的運動方式也不太好,只是用了文化性符號就可以大書特書… 許家維的作品也覺得普普,沒看作者是誰還以為是那個大陸藝術家又在拍鄉下的傳統祭拜儀式了,但在沒有旁白的情況下(過去許家維慣用的敘事),多了不少大成本的吊臂華麗高空鏡頭,好像還不如低成本的和平島,雖說是鐵甲元帥的外一章,或許這只是證明了藝術家足以搞定更大製作的能力而已(我也曾經會焦慮過如果要拍比較大製作的作品要怎麼用,第一個要有錢,第二是整合能力,不過自己想做的東西好像都不需要上面兩者…)。 林欣怡的作品大致上跟上次誠品的組裝方式差不多,而高俊宏還是持續地亞洲各地的田野踩踏(可見他最新沖繩的文章)。越南的張明貴,我可以稱做他是越南的阿比查邦嗎?有夠像,現在的重點應該是,難道東南亞只能有一個阿比查邦,東南亞只能有一個熱帶叢林?有一個比較有趣的這個藝術家 http://www.moniraalqadiri.com/ 科威特麥可傑可森式扮裝惡搞 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4/  (官網2015/01/21熱騰騰出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d8XFoJnc8&list=UU50-R_dp6HOPremSTSC8sfA  (濟公座談)

2014金馬影展 - 蜂蜜之夏the wonders

圖片
今年金馬影展第一部就遇到強片,並且在前面大約 20 分鐘就幾乎就可以確定 (註 1 )。無疑是開場從一家人半夜不睡覺 所展現出來的活力,豐富的場面調度,讓人想起幾年前在光點旅行影展的家 home (註 2 ) 所感受到那種別開生面的表現強度 , 與像是某種爸爸不像爸爸 、 女兒不像女兒等 「 公社 」 感覺的家庭狀況描寫 (不太會出現在東方家庭中的熱鬧景致),而後面隨之而來採蜂養蜂的「真實」場面已經有種怵目驚心的身體感,坐在都市化的台北戲院被傳遞著昆蟲的搔癢。有機農業不知道在歐洲是不是跟台灣一樣的熱門的話題,而農村影像也因為本片採用底片拍攝,增添了懷舊的光澤,對照著之前朋友找我去有機農場,很抱歉,現場並沒有想像中如此自然地美麗; 一個似乎是典型的憤世嫉俗的資深農夫,並有著某種堅持純天然的浪漫(註 3 ),以及隱含某種反義大利都市權力中心(註 4 ),以地方邊陲自居的孤芳自賞(觀光客銳減旅遊業的凋零)。而後卻也蔚為流行的有機農業風格,必須經由地方政府的獎勵,藉著媒體舉辦「鄉村之光」大賽放送全國,但又有點像是台灣蓬萊仙山那種 B 級風格的節目製作美學,也是本片依循著寫實主義大步邁開的步伐下一個成功的變奏, 來點惡搞羅馬帝國綜藝風味,一種「義大利」不只是那個「義大利」的二度想像(註 5 ),這種想像並成功地牽連著養蜂人家的小女初長成(約國中時期)的內心世界,情竇初開,面對都市新奇事物的誘惑,矛盾地(註 6 ),與家庭內部的另一個父權結構,封建的大男人主義,保守,不讓女生拋頭露面,覺得女生太弱,而後加入一個少年犯的「入贅感」,更可以解釋在封建農村中,父皇與公主的曖昧,也帶出某種程度上缺席的皇后(好像不是賢內助), 因為劇本上著墨女兒的地方太多,以至於後來的夫妻分開好像無關緊要,而最後面是女孩和少年犯的戲碼也沒太多火花了,一直到最後的廢墟好像因為片頭而只是成了一種頭尾呼應關係,或許跟義大利的當前的經濟狀況有些關係?在台灣有機農業不是現在式嗎? (註 1 ) 其實覺得結尾十分鐘沒有前面精彩 (註 2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MbyAknaGI (註 3 )而駱駝就是這樣頑固青番(台語)之人獻給喜歡那些新奇流行事物的人們,這樣有點反流行的驚喜大禮。 (註 4 ) 第一次農夫和電視製作小組在海邊接觸 , 但雙方溝通不太順利 ,不知道是

2014台北雙年展

圖片
看完 2014 台北雙年展了,其實陳泰松 (註) 講得沒錯,這是一個 「 國際知名 」 藝術家在加上 「 本土 」 藝術家的聯展,確實是可以說就像是大聯盟球星來台灣跟中華職棒明星隊來打友誼賽的操作模式,於是就會開始問「到底台北雙年展是甚麽 ? 」 , 這個從各屆雙年展被藝術圈討論到爛的問題已經變得非常複雜。直接就這個展覽來說,整個展覽本身確實是幾乎沒有讓觀眾思考自己所身處現實位置了,倒是挑選作品的準確 (氣味相投) 跟素質良好,每件作品都可以好好的討論 。   許多應該是國際藝壇幾個當紅的藝術家, 都可以在台北雙年展看到了(包括去年透納獎得主 Laure Prouvost 十分精采的錄像),很多我並不認識,但看手法就知道應該是很國際化那種,果然 從一用估狗搜尋就跑出非常多資料就可以發現 。也或許可以說「 人類世 」這個主題與科技、自然、神秘等等衍生議題,本來就是當今歐美藝壇某一流行的分支。 展覽的效度從討論到現場反應便可知分曉,一樓人潮 很多 , 除了特展之外很少看到北美館那麼多人,正妹不少,大廳的吊床已經都被睡滿 ,泡茶的生意很好,展廳裏頭不知道哪裡來的一群人拿大砲單眼一直拍作品,十分詭異。二樓找金條(上圖 Surasi Kusolwong 的作品)那邊更是躺滿了許多妹,大家都在拿智慧型手機拍照,我想到好像在華山草原天氣很好不斷上傳自拍照的景象。    於是總的來說,作品的視覺奇觀還蠻能吸引大家的興趣,至少看到作品之後都可以跟女朋友 / 男朋友說上兩句,不過隨之而來知識上的莫名其妙並沒有被解決,於是在手冊應該是被拿完的情況之下,用手機查詢這個製作算是相當用心的官網。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4/tw/index.html Roger Hiorns 前透納獎提名,作品很「酷」的藝術家,查到他把 飛機引擎變成粉末的技術 。   Joyside 很喜歡的一個作品的藝術家雙人組 ( Justin Lowe and Jonah Freeman ) 所做的訪談,我也蠻喜歡他們的裝置的,因為我最喜歡光鮮亮麗大樓裝潢後面隱藏的黑暗 (像是西門町看完電影出來會走髒髒舊舊的逃生梯),然後他們論述也寫得很妙,就是那種亂七八糟的感覺哈哈哈。另外,他們的三樓的錄像也很強。   倫倫的作品,個人覺得好像佈置得太現代主義的正確了 ( 其實昨天香水結束

甜蜜16歲 Sweet Sixteen

圖片
甜蜜 16 歲,當年金馬影展睡過頭沒看到,大歷史不說,肯洛區的片一向是在寫實之中微妙的劇本安排是觀看重點。這次究竟會端出甚麼樣的少年的成年禮 ?未看先猜,大概又是在裱英國社會制度之類的吧?疑,可是看著看著怎麼主角開始做出危險事情來了,要知道這種青少年成長電影一旦做出危險的舉動,難免就是暗示觀眾,就即將要有悲慘的事情要發生了。但又繼續看下去,不但這條線的危險已經不重要,而且就要馬上掉落到了另一個更大的危險:加入黑道幫忙販毒(備註)?!,殊不知這樣的情節不是通常死得很慘,就是變成黑道老大回不去了。但不好意思,這部片甚麼事情也沒發生,反倒是利用加入黑道這件事透露出男主角跟麻吉之間的鶼鰈情深(喔不是但一時找不到適合的成語),因為男主角被黑道老大看上,但是太皮的麻吉被排拒在門外,因此產生背叛的感受,也因為這樣不爽而埋下一個十分巧妙的「雷」!這裡就不暴雷了,重點是反而利用這個小地方推測出某些劇本意圖:別想看到主角會在外在環境受到多悲慘的苦難,反而提醒觀眾,多注意腳色內在的幽微的情緒吧。 於是劇本又再度在這個 危機中轉向 ,電影也演到快結尾了,主角想趁媽媽快出獄的時候,給媽媽驚喜,一個全新的環境和生活。但是媽媽慶祝完的隔天,依舊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跟男友繼續「混」 … 主角氣到桶男友一刀,不告而別,而那一天,也是主角的十六歲生日。 這 甚麼樣的少年的成年禮 ? 許多人好奇,這不是極度戀母情結嗎?因為電影中並沒有給出男主角跟媽媽是如何生活,才會產生對媽媽極度的在意。而是一開始媽媽就在坐牢,而靠著片中給的訊息約略得知,主角和妹妹,從小幾乎就是幾乎是沒有媽媽的狀態,自力更生。 一種倒反了成年和小孩界線的狀況,就像是「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愛玩的媽媽,拋家棄子。但「 甜蜜 16 歲 」又更特殊,幾乎是小孩拚了命在養家活口,賺錢買房子,等媽媽回來,卻又一場空。 這 甚麼樣的少年的成年禮 ?小孩比媽媽好像更懂事?甚麼又是叫做「懂事」?「早熟」的主角,提早賺到更多的錢,但「早熟」並不是說他變得世故,而是他還是跟 16 歲小孩一樣任性、單純。但媽媽似乎早有準備地跟男友繼續混下去的那個表情。讓人想起之前跟朋友聊到,如果她變成連勝文那樣有錢會怎樣看待人生,我說妳那麼不重物質生活怎麼可能?她說人 40 歲就很難再變(我是覺得 30 歲差不多)。於是我就在電影中看到媽媽「很難再變」的表情。而 16

東京遊記之一

圖片
還沒出國前就有點緊張,畢竟是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國,於是雖然跟家人 說 沒什麼。 但暗地裡,出發前最後幾天其實蠻謹慎地 查 了很多相關資料 。但台灣去日本的人實在太多,以至於到最後覺得資料太多無法消化呈現半放棄狀態。   就這樣循規蹈矩,亦步亦趨地上下飛機之後,順利買到京城 skyline 從機場到成田的票,心情逐漸放鬆了,身體很誠實地逐漸回到過去習慣觀察者的狀態。火車從無菌的機場出來之後就不斷的保持好奇心,一路上面對窗外的景觀就覺得日本跟台灣超像,只是,我從身體的接觸到日本的都市景觀才確定 說 「這真的是日本阿」,到後來回頭想起台灣很多外在的東西已經跟日本沒有兩樣,但卻無法確切拼奏出 「 台灣 」 真正的樣子。   難免會有一種奇觀性的觀光者心態,也就是 說 去哪裡玩都會覺得當地:「挖,好厲害」。因為這裡不是台灣,不過我倒是利用了這樣的錯覺,想要尋求藉由資訊拼湊出來台灣之於日本的想像:比如 說 :哈日情節。和真實到日本去的另一種想象,就算已經身體接觸了,但還是一種外來的眼光。這兩種想像應該充斥着前幾天剛到日本新奇感所隨之而來的「真正理解」。 到旅館安頓好迫不期待在路上亂晃之後更深信不疑台灣跟日本的景觀相似度超高。從地圖來看想從南千住走到淺草好像很近,無非是想先熟悉一下附近庶民的環境,果然過沒多久就看到荒涼的商店街,還有一堆老人流浪漢在喝酒,比較接近萬華三重的感覺。   好像很近,但其實還蠻遠的。不過淺草市觀光景點算是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找路上面。一聽到大陸腔調的口音準沒錯,馬上又跳到雷門寺的遊客景觀,比較確定可以跟日本這個 icon 聯結在一起了,相較之前一般都市景觀的日常感都會跟台灣作比較。   肚子餓了,飛機上的食物早消化完畢了,按照計劃重新回到上野,已經跟第一次拖著行李箱的第一印象不太一樣了,一風堂好吃,然後旁邊就有一家超便宜, 非常符合台灣特賣會的氣氛 ,買了一件 一百圓的衣服 ,去無印良品買 內 褲和襪子 。廁所第一次發現日本公用會用免治馬桶廁所(而後還在商場早已見怪不怪 也發現 日本的公共廁所真的有免治馬桶而且真的有音樂播放這種東西 ( 怕上廁所太大聲會害羞 ) 。   第二天睡得超差,因為旅館隔音沒有很好,被夜間載貨的脫拉庫吵醒啦。隔天去築地首次就遇到找不到路的窘境,沒辦沒有網路,全家便利商店的網路也還沒開通(但後來開通之後證實便利商的免費網路實在有夠

奶霜檸檬

圖片
從看似純愛無害到無血緣兄妹的亂倫戲碼後段再接上山下敦弘熟悉的虛無廢材背後所隱含的日本社會現實。我們說過去曾經喧騰一時的「哈日」,而那個年代的人長大之後體現這樣的「日本性」是多層次的,比如說除了日本偶像這種顯性的影響,也包括處男焦慮這種受到日本性愛觀的隱性想像。 就像劇情裡,以前學生時代就已經聽說過,放假三天完全不出門和女朋友吃飽睡覺打砲不斷重複的「傳說」,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或是一種還沒交過女朋友的幻想,幻想把到女朋友可以為所欲為的瘋狂做愛。所以說,所謂的日本軟調色情,不該只是純粹旁觀的獵奇,那應該是含蓋著某種「如果發生在我周遭的話…」這樣多層次的後設解讀。 於是當電影後面激情過後夢醒時分,暫時的亡命鴛鴦浪跡天涯,雖然如同泰倫馬立克「窮山惡水」的 伊底帕斯情結,但更貼切的語境應該是,還記得跟「初戀女友剛在一起時瘋狂做愛的感覺嗎?」那種屬於台灣人身體感的現實狀況就是,這樣的問題長大跟公司同事話唬爛的時候又出現了,並靠著喇賽說出逐漸(或早已)淡忘的身體感覺。

「再探疆界都市」小記

圖片
從「疆界公民」 宋斗律 這個流亡到德國多年回到南韓之後被發現曾加入過北韓的勞動黨因為違反國家安全法而被起訴 ( 見此連結資訊 )。紀錄片的歷程從做為國家疆界邊緣的流亡歸國之後提倡促進兩韓統一,從返祖歸宗的 鄉愁連結,卻呼喚出到南韓內部冷戰結構的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蘇俄的共產主義與美國資本主義)二元劃分 ,不是效忠就是背叛,沒有疆域邊界的可以滑脫流亡之處 。   說到關於分裂國家統一的必要性 , 最先是想到東西德 ( 見此連結資訊 ), 至於中國跟台灣的狀況差太多就不用說了 ,但或許是我不想說,跟下面資訊巧合的是,我看片的時候也同時想到林毅夫這個案例,每個分裂國家都必須當作「特殊」案例,但必須坦承自己作為一個偏台獨民族主義分子,那要如何談 「 兩岸 疆界公民」的可能性 ?如同有人說太陽花就反中,我覺得沒錯啊,不只是反黑箱,難得有民族主義的認同激情又何妨,   所以少了這種激情我是覺得說要反自由貿易有點難,有點過於理想,所以 「疆界公民」也是一種僅只於理想嗎 ?一種知識分子式的菁英詞彙,如同「反自由貿易」觀念的過於「前衛」。當影片後段, 宋斗律 對社會現實的妥協 ,不僅放棄德國公民身分,也承認了當初錯誤,才平息了南韓大多數保守的批評聲浪。藉由如此入世的「實踐」才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性的理想。   有人會批評說,那還算甚麼 「疆界公民」 ?我並沒有對 宋斗律 會做甚麼抉擇有甚麼樣的期待 (歸順南韓也好,繼續流亡也好),只是片尾他自己赤腳走到海灘上,還說著歐洲的海畢竟不是韓國的海阿,這樣的用意,讓我想起用「分裂台灣」的宣稱,到國外來彰顯自己特殊的相反狀態。

親吻的味道

前幾天夢到親吻一個曾經暗戀對象的味道 ,居然是親吻前女友的味道,意外發現吻不只是完全觸覺的,而是記憶中某人嘴巴的味道,當然只要一點點就好了,畢竟不是偏愛重口味。   從親吻的味道到感受一個人的身體面對外在世界,這是發生在夢和真實合而為一的時候,好像又更了解了所謂「 兩人世界 」,戀愛下的全世界跟 一個人的全世界之間的關係是如何了 ,一個人如何存在的條件,也就是西方哲學觀念論的「我思故我在」,身體跟心靈的二分,意謂著外在「世界」藉由感官和內在「世界」的必然落差,那也同時是親吻串起的「夢」和「真實」的落差,身體和心靈始終互補。也因此,一個人才能夠「客觀地」擁有全世界,卻也是存在主義的始終孤獨。

2014台北電影節 推拿(Blind Massage)

圖片
必須要先注意裡面談到人性不可見的「盲點」,當我用了「盲點」這個明眼人的用詞。盲人看到了明眼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句聽來矛盾,但或許只是要說視覺與愛情的之間關係的大眾化說詞。成也美女敗也美女,片中巧妙地利用觀眾看得見的長相來暗示盲人的美醜判斷究竟是依據什麼?卻也因為電影作為視覺傳遞工具,通常都必須要有幾位帥哥美女的演員(尤其婁燁更不用說)而破功。於是這變成了電影「不可能」是盲人觀點的宣稱,縱使導演細心地將本片敘事「可能」服務於盲人,但相反地來說,應該要從電影這個視覺產物的「不可能」,才看到另一種的「可能」。 因為這個「不可能」,應該是比較像心靈哲學的「感質」,談主觀經驗跟客觀符號的問題。如何從視覺去經驗沒有視覺?有了這樣的「先決條件」才能將談感覺「概念」的哲學問題跟電影內外部的構成區分開來,再從電影的材料與電影內部的現實,從模擬盲人的視覺狀態到模擬盲人之間溝通的狀態,從糊焦、微光、晃動等等的影像到大量近拍像是不斷碰觸演員身體,形式上模擬盲人視覺而形成在影片前半段的察覺到某種殊異的場面調度,一種陌生化的人際相處的情況,像是掉落到新的世界(洞穴),開啟了盲人身為在社會中是相對極少數的異族社群關係 ( 電影口白:像是另外一種族群 ) ,而這些關係展現在婁燁擅長在影像語言跟文字鑲嵌架構中對「人」的掌握(時而激烈的 床戲和打架戲總是導演的拿手好戲 ) ,這樣 迷人的世界總是帶有一點點當代中國俗的浪漫。這種浪漫也包括了一直到逐漸習慣盲人相處的後半段 好像只是等待一個結局 , 一場到最後像是未曾發生的故事 。

2014台北電影節IDA(依達的抉擇)

圖片
IDA(依達的抉擇)映後座談小記,從50年代「波蘭電影學派」代表人物:華依達、波瀾斯基,主題通常圍繞著二戰之後對宗教失望,並反映在共產體制下,利用隱喻的方法來表達社會狀況。70年代,道德焦慮電影,最有名當然奇士勞士基,議題已將大社會轉為個人的存在問題。89年共產解體,是波蘭電影新的轉淚點,原因是電影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不在來自公部門,而拍攝主題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明確的目標,為此進入波蘭電影黑暗時期。一直到2005年波蘭電影中心成立,政府又開始出資幫助製片,到目前頗有長足的成效。 讓人比較可以思考的是,就一般台灣群眾的對電影的想像是娛樂、社交產物。但就那個波蘭影評人來說,電影長期在波蘭被視為,總而言之必須是傳達深刻意義反映社會或人的存在狀態等包伏沉重的使命感。或許某方面是來自於共產制度下電影是一種政令宣導下的革命變相。而更重要的是,在當代波蘭電影的現況,已經是要從「單一」的嚴肅議題中去尋找多元、更有趣的題材。這樣轉向的脈絡跟台灣來說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這邊也會想到,每一國的電影歷史不盡相同,或許還有其他更多被忽略的「他者電影史」,但我目前在這邊只想到「資本主義」代來所謂的「進步」這件事,相對來說抗拒現代性成了某種的懷舊。 說到這裡,「依達的抉擇」被視為是近來最受關注的波蘭當代的電影答案已經揭曉大半。好險在某多管閒事的友人推薦下抓了「灰燼與鑽石」,裡頭類表現主義式的黑白攝影,以及革命份子/修道象徵精神勢力的對立面,也就是唱歌跳舞飲酒作樂的身體慾望,「依達的抉擇」跟「灰燼與鑽石」主角在抉擇境遇上也「意外地」雷同。 故在2013拍攝這部「依達的抉擇」看似不像近代的生活映照究竟有何意義?無疑在藉由回顧50年代「波蘭電影學派」,波蘭影評人所認為,鏡頭的語言充滿著對上帝存在的質疑,也就是對觀眾說,我們該相信甚麼?以及利用主角身世去回顧猶太人被納粹迫害的歷史,以及共產解體之後面對資本主義看似自由享樂的虛無。利用迴返「波蘭電影傳統典範」的方式去提問波蘭電影的下一步該如何?如同主角最後處在的抉擇的狀態,而沒有給出答案。 從資訊面的解釋大概是這樣,再回顧自己看電影的時候想的事情是不是已經有了答案。修女的形像,在當今的樣貌往往被劇情電影惡搞成B級淫亂、變態等反諷的角色。也意指著精神與身體慾望純粹的二分的問題,在當今往往是變成多元群族群的政治性問題。 

失魂(soul)

圖片
失魂 , 看完了比較能夠確定導演有在 「 想什麼 」 ,會這麼說是來自於對之前 「 停車 」 的疑惑 ,   僅止於影像的賣弄 ? 這個問題的前提的是鍾孟宏的作者電影 ?   從 風格的型塑到作者腦內心智的透露 。所以在看「失魂」的時候 一直到電影前半段還在猜測 , 這是一部鍾孟宏作品 (外觀) 沒錯 , 一種具備 「 如何說 」 的個人標籤 , 但是不是有要說些什麼 ? 這麼說來 ,「失魂」 一部探討心靈與身體的幽閉劇場 (註),有了外一層 精神狀態與表象之間關係 。電影的唯物主義,是來自於作者本身成為 最觀念論者所生產出來的假設 ,講白一點就是導演 對人性不信任的極致,不是喪心病狂 ,而是角色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在「想什麼」,於是這樣就可以解釋作者如此強調影像本身給人感官的刺激,如此血脈噴張的「觸感」。人性神秘無底,我們只能相信我們所看到的,這就是唯心論(他 / 她爽就好)極致的反撲(說到這裡就像極了 Lars 的驚悚末日的憂鬱症前提 )。 於是 , 戲劇內部 ,從精神分析式的伊底帕斯和 夢的隱喻必然充滿各種符號關係的聯想 ,從一開始對倫理的質疑到後來 繼承家業的幸福感,成為似乎是唯一稱得上 「 台灣電影 」特徵。會說台灣,應該是因為身心分離哲學系統的西方思想脈絡,也致使 「失魂」在台灣是值得期待的新敘事(但為什麼我總覺 鍾孟宏的嚴謹西方影像觀不會有太脫軌神怪之類反文明的調調 ),但裡頭的探討的普遍性放眼全球似乎會被稀釋掉,比方說:連聽起來怪怪的對白,如果成為字幕也變得十分正常了。  - ( 註 ) 這部片我比較想說的就是,從回顧「停車」看得出來某種意圖,或說作者想要表現一種「抽象的感覺」,或所謂問觀眾好不好看則是回答:覺得這部片很妙。都僅僅在那某個當下好像沒有凝聚起來,說是廣告片的影像集合好像有點(相較「二樓傳來的 歌聲」那個導演的一貫性),故在看失魂的時候,問題就變成是凝聚性的問題?若從反敘事的這一個大原則來說,到這最近影像藝術反而有流行不反敘事的傾向,也就是現實紀錄片性質,文件的東西開始有引進來,這樣對照之下,看得出來,導演某方面是想要很純粹關於人性內在的東西,就變成真的是 電影的抽像表現主義,於是本片選擇了一個接近純粹抽象的場景和父子的關係,說是接近純粹,意思是說他和特定的外在現實沒有參照關係,故觀眾必須從電影的媒材作為觀看起點 1. 是劇情 2.

個人作品網站上線

圖片
http://biguji.blogspot.tw/  請多多指教

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

圖片
Oscar Puts Steve McQueen Beyond Contemporary Art    是該從這則新聞談起,裡面談到 McQueen 在未滿 30 就得到透納獎之後,為什麼會想開始拍電影 ? 覺得當代藝術過於小眾,即使在西方依然是小眾。對大部份一般人對故事性容易理解,但能了解當代藝術運作方式的仍舊是少數,在談當代藝術思考性問題之前,我必須回答自己 , 為什麼到最後會來到當代藝術創作這個堪稱終極的界域 ,而 之後又開始向界域外求證的自我質疑 ?那就是首先必須承認,自己標新立異的自我思考必要實現的最佳形式,某方面或許只是要證明自我在群體中存在的方式,那某種程度上建立對團體合作的悲觀與不信任,以及利用影像與文字,表現出旁觀之眼與獨善其身的優越感。我會變成如此「小眾」,事情從來沒有終極地說可以怎樣,而是一點一滴的演變,其來有自。只是,當一度,自己好像對(當代)藝術已經沒甚麼好說的(就在論文完成大半,以及即將到來的個展已經把該擔心的全都擔心過了一遍之後),除了我對於「哲學和科學的問題」好像某方面已經有了一些解答;還有創作上,媒材的運用讓呼喚出一切背後最困難的道德問題,那就是隱藏在觀念背後的身體行動。我是如此已經明白這樣的運作模式,一切已經不再神秘,我不是說我到底可以大眾到哪裡去,雖然一度想像如果更老爸去大陸轉行當台幹好像更有趣。但這好像不是重點,我要說的是,在厭倦了藝術圈內部習以為常的運作,我又回到觀察之眼去面對外在世界給我的。往往參加ㄧ個藝術活動比不上去參加途中面對藝術之外的人事物,這樣的想法越來越深刻(當然我還是會去看展覽)。   好啦,開場白講了那麼多(但不是廢話),總而言之這篇文章,直接切到重點,就是要猶豫戲劇性這件事,就是我要開始描述影像的內部的存在的人了嗎?故看完「自由之心」,偶有施加壓力,整體平順,溫淳之感,在這類必須立場鮮明的電影中,影像美學形式上有何重要之處?雖然依舊可以發現幾個鏡頭特別處理:如主角被吊起來長鏡頭的停留,與結尾的停留。但在大局觀之下,也就是政治正確(可以看這篇《自由之心》其實沒那麼政治正確,帶你回顧美國黑奴電影的百年演進   )傳達人權的普遍警世如何成為符合當今潮流的警世?若是對照昆汀塔倫提諾的「決殺令」乾脆以踐踏黑人的方式,惡搞呈現本來就有的偏見又是如何地更為當代? 就以 McQueen 過去錄像種族議題的表現方式 ,人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