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圖片
對這樣具有雅俗共賞能力的導演作品特別嚴厲。往往呈現出來的好像有點藝術性 ,但又好像只是某種玩弄「創意」。但必須肯定「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可能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具藝術高度的作品,在這之前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頂尖對決」。 看完隔天想起了侯導的「聶隱娘」的低限劇情,當然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身為黃種人加上戰爭時期演員的臉總是髒髒的搞不太清楚演員誰是誰,又能更抽象且抽離地專注在每一個場景中演員的動作與狀況,更加客觀的無人稱,但又能約略地知道影片情節的推疊。當然在行銷上對外宣稱戰爭片與敦克爾這個在二次大戰歐陸重要的轉淚點的觀影前知識,以至於這部片除了能達到獨立藝術電影所不能及的大製片、大控場能力,同時又跳脫一般大成本戰爭片制式化的主角觀點的經歷。 回到材料本身,特別使用70m膠捲平面所乘載的戰爭物理事件的風景,也就是在片頭已經結構性的標示出 陸、海、空的時間性,刻劃出整個敦克爾克海岸與到英國國土短短幾公里海峽的深度與高度的「材質美感」,像是好幾個在海上爆炸救難的剪影讓人想到英國畫家Tuner的作品,利用礦物產生的顏料來再現海岸空氣與陽光映照下的「分子」,而「敦克爾克大行動」像是某種類似的動作,把分子封鎖在賽璐璐片當中並藉由光線的投射成為大銀幕。 如此說來也正暴露家用版的缺陷,也是導演大聲疾呼抗拒近年來流行的串流電影,反其道要用更高成本的材料去吸引觀眾去電影院欣賞,用更高規格地建構如同近年來美術館強調的新媒體沉浸式(immersion)影音。 但依舊是不完全是影音(audio-visual)環繞性的實驗。從拍攝動機是因為導演祖父曾經是二戰空軍的個人心願,投射出電影中「陸海空一家親」的關聯性,包含其中最具戲劇性的愛國救難船長與過世的空軍兒子,以及在危急當中知道戰鬥機攻擊的特性才能安全撤退。這樣陸海空相連反映在剪輯的結構策略上的成功,並且在最後順利撤退之後回到某種感動人心又不至於過於煽情的微微的愛國主義,以及某種抽象意涵 : 以退為進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