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北電影節IDA(依達的抉擇)

IDA(依達的抉擇)映後座談小記,從50年代「波蘭電影學派」代表人物:華依達、波瀾斯基,主題通常圍繞著二戰之後對宗教失望,並反映在共產體制下,利用隱喻的方法來表達社會狀況。70年代,道德焦慮電影,最有名當然奇士勞士基,議題已將大社會轉為個人的存在問題。89年共產解體,是波蘭電影新的轉淚點,原因是電影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不在來自公部門,而拍攝主題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明確的目標,為此進入波蘭電影黑暗時期。一直到2005年波蘭電影中心成立,政府又開始出資幫助製片,到目前頗有長足的成效。

讓人比較可以思考的是,就一般台灣群眾的對電影的想像是娛樂、社交產物。但就那個波蘭影評人來說,電影長期在波蘭被視為,總而言之必須是傳達深刻意義反映社會或人的存在狀態等包伏沉重的使命感。或許某方面是來自於共產制度下電影是一種政令宣導下的革命變相。而更重要的是,在當代波蘭電影的現況,已經是要從「單一」的嚴肅議題中去尋找多元、更有趣的題材。這樣轉向的脈絡跟台灣來說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這邊也會想到,每一國的電影歷史不盡相同,或許還有其他更多被忽略的「他者電影史」,但我目前在這邊只想到「資本主義」代來所謂的「進步」這件事,相對來說抗拒現代性成了某種的懷舊。


說到這裡,「依達的抉擇」被視為是近來最受關注的波蘭當代的電影答案已經揭曉大半。好險在某多管閒事的友人推薦下抓了「灰燼與鑽石」,裡頭類表現主義式的黑白攝影,以及革命份子/修道象徵精神勢力的對立面,也就是唱歌跳舞飲酒作樂的身體慾望,「依達的抉擇」跟「灰燼與鑽石」主角在抉擇境遇上也「意外地」雷同。


故在2013拍攝這部「依達的抉擇」看似不像近代的生活映照究竟有何意義?無疑在藉由回顧50年代「波蘭電影學派」,波蘭影評人所認為,鏡頭的語言充滿著對上帝存在的質疑,也就是對觀眾說,我們該相信甚麼?以及利用主角身世去回顧猶太人被納粹迫害的歷史,以及共產解體之後面對資本主義看似自由享樂的虛無。利用迴返「波蘭電影傳統典範」的方式去提問波蘭電影的下一步該如何?如同主角最後處在的抉擇的狀態,而沒有給出答案。


從資訊面的解釋大概是這樣,再回顧自己看電影的時候想的事情是不是已經有了答案。修女的形像,在當今的樣貌往往被劇情電影惡搞成B級淫亂、變態等反諷的角色。也意指著精神與身體慾望純粹的二分的問題,在當今往往是變成多元群族群的政治性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