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B2025全羅南道國際水墨雙年展與南韓行#2
![]() |
| 藝術總監、策展人與藝術家們的合照 |
因為參與這次全羅南道國際水墨雙年展(Jeonnam International Sumuk Biennale)的區域在朝鮮半島的西南端(光州的左下方),共有六個展館分別在三個地方:木浦(Mokopo)、海南(Haenam)與珍島(Jindo)。預先開幕的首日,中午展覽團隊與許多藝術家們就坐上巴士前往海南,除了沿路跟剛認識的別國藝術家聊天,還看到車窗外面的全羅南道就是南韓重要的糧倉之一,廣闊的農田風景很美麗。 (同一時間,看到巴士上七彩燈光還介紹說台灣的遊覽車會有卡拉OK )
| 策展人Yurim宣布事情 |
一到海南場館是17世紀韓國詩人/文學大家(孤山)尹善道(Yun Seon-do)遺址的區域的兩間博物/紀念館,風格皆採古早韓屋風味與現代主義高級感,小而美路線。同時也展開海南地區的開幕儀式,開始之前還出現僧侶來拜會,很是特別,從頭到尾感受到地方儀式古色古香的熱情。
開幕時小型古典音樂演奏,官員、藝術總監韓文致詞,但都在跟韓國藝術家聊天,邊吃茶點,無法仔細觀察情形。
| 開幕茶點疑似韓國麻糬湯圓 |
| Artistic Director Yun Cheagab |
而海南也同時是尹善道的孫子――尹斗緒,朝鮮風俗畫的大家出身之地,於是展出其作品有地緣上與南韓水墨史上的意義。剛剛查資料才發現(謙齋)鄭敾的《仁王霽色圖》是國寶級畫作也有展出,但當時還不清楚並沒有特別停駐欣賞…。
在此同時漸漸感受到以此水墨雙年展企圖梳理的是,身處於中國(水墨起源國)與日本水墨的強權中,屬於韓國水墨的獨特意義。
| 參展藝術家們 |
| 燒香並把燒完的香插到格狀陶器中,聯想到墳墓意象 |
| 用香薰的畫 |
| 著名的尹斗緒自畫像 |
| 拓印紀念章 |
| 前往另一個地點 |
第二場開幕,查到韓文資料翻譯,珍島是朝鮮南宗畫的發源地,地點有其重要性,在珍島南道傳統美術館(남도전통미술관) 看到蠻多具啟發性的精彩作品。
李應魯忙碌的抽象小人,與童心般的文字拼塊像是ikea現代地毯樣式;徐世鈺的重複筆畫的文字性中化約的極簡抽象帶有哲學感的轉化,此館的其他作品也很有可看性,(據現場韓國藝術家提醒:徐世鈺是徐道獲的父親)
表定五點半,遊覽車開回木浦已經晚上嚴重delay,策展人獨撐大局,晚上藝術家小團體約吃晚飯去河邊喝啤酒聊天。
-
隔天主場館開幕是下午,早上約爬山, 從市區山上不到一小時可以鳥瞰 整個周遭河岸區 包含展覽地點木浦 文化與藝術中心的 博物/美術館區 廊帶。
去海洋博物館 ,首次見識看到韓國博物館的用心與精緻,還免費入場。
(照片太多,海博館照片只放兩張,其他收看下一集)
看到韓國重新定義屬於自己海洋文化的企圖,早期從中國貿易、物資運送,到當代打撈沈船遺跡水下考古重新詮釋,從海洋開始的韓國文化。
| 爬山遠觀展場 |
華麗開幕正式展開,好像開演場會 十分熱鬧 現場 酷炫燈光 載歌載舞。
官員致詞 加強了 韓國政府對於 K-Culture的發展與期待 同時強烈感受到將水墨(韓文諺文發音:Sumuk)定位成韓國文化的提昇項目之一。
全羅南道身為 民主聖地大本營 是進步黨 共同民主黨的票倉 於是黨主席還錄製一段談話…。
舞台中間還有一個水池 象徵 本展 黃海的某處 典禮最高潮是眾人拿著一個小水桶倒水,畫面有些搞笑,還跟隔壁的展覽團隊人員討論 這個象徵意義
| 提到韓國虎鵲圖傳統與繪畫和K-Pop關係 |
| 排隊看開幕表演的民眾 |
(照片太多,木浦作品請收看下一集)
發現Afterparty沒拍到照片。
結束之後跟一些藝術家去超商外續攤,收到贈書,最後剩我跟一位日本藝術家,他說他要去唱歌,台日友好 不好意思婉拒,他幫我點了一些平時會聽日本歌 KANA-BOON Yaosobi 派上用場 ,還點了鄧麗君 Teresa Teng 很嗨, vibe有些錯亂混搭,好好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