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北電影節-維多莉亞(Victoria)


很是同意這場特別也是唯一影展辦在夜間十二點以後的電影(註1),成功地營造了螢幕內外的共時感,進去電影一開始就是夜店場景,而電音同時在電影院的喇叭播放出馬上就有一種夜店的氣氛,「好像」是真的到了夜店一樣,而這個「好像」同時提醒了,我們其實就只能坐在電影的觀眾席中欣賞,這是電影旁觀的限制性。


 


旁觀的限制性,我會把它看成這部片最重要的部份。這部片大體上的架構類似Mendoza的「男孩看見血地獄(Kinatay)」(註2):黑夜開始,白天結束,而兩部片最大的不同之處,我會比較傾向解讀,本片幾乎近距離手持,無時無刻跟隨女主角(如同片名),觀眾幾乎跟著女主角一起經驗現實,劇中她被陌生人搭訕一起冒險,也像是對觀眾提出一種邀請,要是你/妳,你/妳敢嗎?


 


人生的可變性是選擇的問題不是旁觀的問題,也指涉到長長深夜構成的烏托邦感,沒有時間的時間,如同看完電影,凌晨兩點多,撞見許多在洗餐具的店家準備要休息了,有別於白天日常狀態。但劇本的問題,讓這樣的共時感出了一點差錯,變成了八點檔的封閉世界,以至於看得旁邊座位的女生相當入戲地念念有詞在對角色下指導棋,這也正是,電影在跟你說:請放心,這只是電影。


 


相對於「男孩看見血地獄」依循著過去菲律賓獨立電影的敘事脈絡,以社會寫實的震撼教育夾帶著驚悚B級片奇觀的展示。但這部片,幾乎被架空的女主角,心境轉換的解讀,在避免這只是為劇情服務的窘態(YA片的浪費青春法則),只能說,身有優秀鋼琴演奏技巧的女主角,從西班牙跑到德國去當廉價勞工,是因為學音樂是興趣,但要當音樂家壓力太大的有所壓抑,故女孩的甘願冒險這樣邏輯好像有一些些道理,可是後來利用瞬間魔化的利用小嬰兒來躲警察的片段,就已經跟現實走遠了,故大致上「男孩看見血地獄」還是比較厲害。


 


後記:這也是想把一些想法寫完再去睡覺的原因吧,在天亮之前的共時感,如果電影也可以產生某種共同的責任的話。


 


1


讓人想到好幾年前的大衛柯能堡早期作品的午夜馬拉松


 


2


http://blog.xuite.net/notfind/wretch/115340392


之前看完寫下的一些想法,與此片有所吻合:抓不清楚主角「逐漸上路(或告別)」的臨界樣貌(不知道有沒有人對他(主角)最後坐在車上回市區,外頭太陽漸漸升起黎明感到一種愁悵或是欣喜還是什麼奇怪感覺,就像一種介於真實/虛幻,或是黑白兩種時空的「跨越」,有常熬夜的人應該很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