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十、十一天_氣球這皺折

「氣球的皺折是屬於氣球的。」
「里歐洛」日記書寫裡最常出現的詞語:「我夢想著,我不是我。」靈魂因為想像而存在,但肉身始終被禁錮於現實,門縫外的靈光乍現卻又嘎然而止終將隕落。現實起因於不可違抗之家庭宿命,蕃茄的血緣是對抗天意的妄語,亦是做為「一個人」的悲劇命運,
比較難以忘懷的「里歐洛」,除了如詩般流動的思緒、記憶中的「家庭生活」。裡面更呈現了一種原始赤裸裸的髒亂、污垢、食物、排泄物和肉體,而在大銀幕看卻是畸形、扭曲的。直覺想到了「天邊一朵雲」那看透慾望之後的「無慾。」
另外”偷腦”小記
立意不錯,「一切存在於表面。」表面上被偷竊的腦,腦裡正上演的多重自我的「潛世(片名possible world)」好戲。看完覺得還好,對話有點多,視覺意象不足結局有點弱。某方面倒是可以和柯能堡的[雙生兄弟]相互對照。生理和心理的對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