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父親觀賞《工業霓虹》作品

已經不太主動邀請家人與老朋友看自己參與展覽,老爸回台主動說要看新北市美術館大廳作品,本來想說幫他跟正隆logo合照,但身為正隆早期業務好像對那個logo沒啥情感。

抱持著現實包含了所有事情這樣的真理

意思是入世即出世(佛教) 天堂即地獄 反之

曾經有一個想法 爭取權利 OK 但現實依舊  

到最後根本搞不清楚 積極與消極的有什麼差別

發現時常面對世界

必須承認 形上學的 理想性 (那些只是在腦中運作的抽象 與再現 ) 再以黑格爾式 否定 (沒有二元性 或說二元邏輯矛盾  )即 招喚出 無限者


所以 父親 看展 更接近先驗(康德) 空間 時間的直觀 

尤其對於建築 與空間的配置(你也不用過於強調 到底是 建築作品 還是當代藝術作品

反而對於 典藏展 他更有感覺  我也容易說明

相對 「基進城市」 有一部分作品 基於 論述性 大於 直觀作品 對他而言太難理解


於是在相對於北美館 年輕人 情侶 ,新美館 比較多是家庭 階層更廣 更接近一般社會 離 上層的具有學術涵養 與知識背景的 藝術展覽策畫 比較遙遠

卻也要肯認  菁英式小小社群 

肯認所有存在  社會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 做自己的事情 (不管該做還是不該做 或也無關該或不該 )




尼采式的 肯定性 的否定 變成是說

到底是怎樣也無關了 

(就像是現在遇到跟自己對作品不一樣的意見,也要肯定這是世界的必然常態,「本來」世界就是有不同的組成,然後一切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趨近虛無 沒有任何念頭 在此接合著黑格爾的 無限.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失敗並非失敗,消失並非消失

《艾諾拉》 - 野蠻世界 歡喜就好

尼采(Nietzsche)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