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海市蜃樓╱大家都誤會黑格爾了?
最近還算有些時間可以看書,上次在板橋總圖沒借到上上次只看了一半的「重複與差異」,剛好看到康德和黑格爾的書,就順手拿了。
契合著 常常一覺醒來 世界的空無感 或好像覺得 世界就差不多這樣。
覺得那些 看似相關 又 像是毫無相關的物、資訊,甚至想像 社群中那些與自己相關 但好像無關的「各種參數」。
看到「精神現象學」
以前看PHEDO遛哲學 #31 德意志觀念論中的黑格爾哲學(主講:王鍾山)
當時慧根不夠,無法有太多時間理解,如今剛好來看看,茅塞頓開
P.S. 王鍾山 老師 這個造型有點眼熟 有點像 年輕版洪常秀
裡面談到 自由意識 不是再說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再現的) 而是 最初始狀態
從「有」 與限定性的 「無」
看到後面QA 提問說 辯證法 是 純粹邏輯形上學的概念運作
沒有辦法外延、不能類比至抽像之外,
但沒有現實世界的參照,是一種幻象,有什麼意義?
想到之前 德勒茲 或是有些文章 常以尼采 的生命哲學 批評 黑格爾形上學式再現 隱藏對現代科學文明的批評
可能是一種誤會
以上文章指的矛盾應該是生命經驗的矛盾,而非黑格爾邏輯矛盾律的否定。
然後因為隔天要陪媽媽買菜早起 就去睡覺了
白天起床 突然想到 回到人最基本 盡量沒有現實指涉的狀態
某種 自身純粹抽象性
試想 每個人腦中的邏輯判斷 是不是 一種 理性的海市蜃樓
外在物或許為真 但可以確定的是 腦中概念的是虛幻的
於是藉由上帝特權於矛盾律的否定 以精神 串接 個人的形上學 等於世界本身 明白 所有觀念(論) 像是可以稱做一種倫理學 (整體的關係性)
公車上敲著買菜車金屬的音高,聲音真的比較高?有人說那是頻率較高,但如果聲音高低只是一種邏輯上的類比,那真正聲音與差異是什麼?
「理性的海市蜃樓」是起床冒出的一句話以上並非是在談因果關係,理性思維下實踐不能抹煞理性的思考,而是以黑格爾辯證法的純粹理性思考,被架空下的無類比式差異的上帝邏輯矛盾特權,隱含指的是對科學 (經驗性)的不信任。
純粹邏輯形上學(影片的note)
邏輯 矛盾律 的否定(上帝的特有)
形上學 有限 (規定的)與否定 使 無限 者現身
步驟 :規定的否定、 對立的統一、 否定的否定(兩者相互規範的使兩者矛盾去除的整體 很像道家「陰陽」概念)
-
(續上文)想著黑格爾辯證法,第一否定,再次思考意識的原初 , 限定 指認 念頭 即否定
想到 薛丁格的貓的說法 打開盒子 確認死或活
不像是 上帝 在有跟無之間 不會給予任何判斷 總是在終極之處 任何情況 的棲身之所 或我們熟悉 東方的 更虛無飄渺的命運
意義
或會說 愛情 即 愛了 即遠去 (如同精神分析式
昨天聽 仁愛路 聽吳崢說 去藍到出汁的萬芳醫院(捷運站)罷團造勢場合
萬芳醫院。 想到BR 116 remix 木柵籍rapper 婁峻碩歌詞 送你去「萬芳醫院 」(見圖)
起床滑手機 看到 張榮麟 意外猝逝 看了網友分享的訪談 他說國小四年級開始打撞球 但中斷了一年多去玩 四驅車
忍不住令人岔題回想以前 四驅車的永恆 小時候還跟鄰居親戚用他們家工廠的製版材料做四驅車軌道,
如同 Netflix昨天 首頁推薦 七龍珠動畫 想到 基紐特戰隊 現身 興奮到睡不著;想著當年每周期待著 少年快報。 與 邏輯形上學 純粹腦中概念「對於理性的革命」或問 理性還能有甚麼反動?
回想小時候 看到新奇之物 的 素樸悸動 ,與 這 否定的 拋去的 揚棄的哲學 與上述這些 歷史感性 的 關聯
身為尼采粉 面對死對頭 黑格爾 安抓出立? 看作是太極 陰陽調和 (以人人八卦掌cypher段落敷衍一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