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女與那疊零碎的筆記

絕對不是因為難得可以認識入圍的導演,才可以用「靠關係」的方式去看待影片的放映。而是「彼女」交待了我那一疊在睡醒、騎車或上班中途那些突然想到或是深思慮但始終尚未整理的隻字片語,尤其是電影的最後,那一疊亂飛,很可能是導演的劇本。一張一張飄向未知的海中(編按:還有精心設計紙張飄動和海岸浪潮的聲音),喚起了我那疊零碎的書寫和身為創作者和創作之間的悸動(編按:一時找不到不肉麻的字眼)。

不該完全將「彼女」看作是屬於「創作者」與「創作」之間私密的共生、激蕩、瓦解等一系列如戀人戀愛般的制式程序。而是也可以輕移詮釋的軸線,將它擺在正如片名「彼女」:那位女孩:others:他者,拉出一波與自我個體與內在想像的對話,想像想像變成實際的肉體(像是他者),開始進行一系列真實和虛構之間碰觸、追逐、陰影交疊的操演。或者又該進一步回到「電影創作」上面:集體創作和個人創作(註),電影劇本和電影本身,種種自身和他者的存在擠壓融合曖昧的焦慮處處可見,那海岸(編按:很像日本東映的片頭)恰恰成為了雙方的「視覺」連結,一種帶有符號延伸性去召喚出思考的神秘,是一條令人陶醉幻象卻又是揮之不去的通往「彼岸」的線索。像是一種鏡像,如同在潛意識裡凝視著自己。

的確該以「非」部落格達人的身份,推薦這部短片。並冒著被一堆人嗆「創作者有什麼了不起?!」的風險,又接著被嗆「去學學娘惹的滋味(編案:當天放片順序:「彼女」+「娘惹的滋味」)如何說故事!」在一陣沉默之後,我思考了很久終於回答:「還是要提醒,每個人都有「創作」的能力(編按:就像寫作文、日記或是喇賽一樣),而往往在「創作」這個比起「革命」算起來十分微不足道的東西,(個體)外在的東西比(個體)內在的好解決。」

就像桌上那疊沒人看得懂的零碎筆記,或許解釋了為什麼自己覺得自己孤獨,甚至還可以厚顏的說,那是因為創作而存在的緣故。

2008金穗獎-裡頭有放映資訊
http://blog.sina.com.tw/30gh/

「彼女」導演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bowel/12239819
(註) 這邊會想到:當別人問我為什麼不從事電影創作的時候,我總是回答,電影必須是要集體完成的東西,牽涉到太多的「他者」,倒不如實驗片、錄像、攝影或其他一個人可以開始跟結束的創作比較適合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