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品方式與閒聊 - 登曼波「家庭娛樂」個展&2022台北獎

發現看作品的方式好像有點改變,之前是第一時間沒感受到無法理解也會蠻認真研讀作品背後資訊的或展出文件文字等等,現在如果發現作品給人「感受性」不夠幾乎就是不及格的,有時候也懶得看作品論述了。


本來要去台南勘查場地(順便吃美食XD),時間沒抓好,臨時要去工作室發現鑰匙沒帶。也不是說很閒,沒有電腦無法工作只好去北美館看展覽,從地下室登曼波個展開始看起,同志議題的沒辦法我異男無法設身處地感受,魚缸投影其實不錯,但好像也只是一種形式感,就如同陰暗的三溫暖感和「小間的」,對我無法是一種新的感受方式,但整體佈置是不錯的,但佈展有時重點就是預算。


之前沒看過他的作品,大投影方式處理的不錯(開放空間很重要),但最吸引我的居然是上面挖洞(反而在投影螢幕洞洞後面圓圓的影像觀詳許久)。內容依舊是父親是隱藏的同志與同志藝術家利用被挖出來的情色偷拍錄影帶相知相惜,影片有一個重點就是藝術家在跟爸爸討論同志可以結婚這件事情,爸爸閃爍其詞(或與媽媽說爸爸是同志這件事情有些許迴避),這樣十分精神分析式的對話,如同Zizek常講的笑話(如下)

一個瘋子認為自己是一粒穀子,在治癒被送回家後,他的精神病又復發了。他對醫生訴苦說:「在路上我曾遇見了一隻母雞,我很擔心牠會把我吃掉!」醫生驚訝地說:「但現在的問題是甚麼?你知道你現在並非一粒穀子,而是一個不能被母雞吞下去的人!」這位瘋子回答說:「是的,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一粒穀子,但那母雞就不會吃我了嗎?」

也就是影片訪談說的時代遺緒的幽魂不斷纏繞這件事情,是那個時代禁忌至今不是自由了那麼簡單,而是變成了不知道是甚麼。每個藝術家思考的進路大不相同,我思考的或許會是材料的時代性這件事情,錄影帶材料對於今日對照父親那個禁忌的幽魂壓抑的身體。但登曼波明顯關心的是,同志現實的未來性,於是就算是之前已經被說是很像Wolfgang Tillmans影像作品的佈置方式,在這裡好像也不重要的,但也可以思考同樣是同志的WT對於影像質地的關心(但自己對WT其實不太熟)。


那個時代遺緒也從展場最後爸爸寫給兒子的信,讓我想起自己也曾收到爸爸在外地工作寄來的信,情感筆觸幾乎一樣,我也猜想著那種時代性問題的共通性與共感也許就跟《一家子兒咕咕叫》的游安順讓人想起老婆父親的另一種台灣死硬派的父親典型。


-
開頭說的感受力不是指特別的景觀,而是感受到空間的深度, 故「極簡」的效力意味著是直接,毫無敘事的。經驗與當下,這樣應該說是一種現象學式的。故文件的擺放也是被考慮在其中的,或文件文字的感受性。


一般講到,極簡的深度,我自己都會想到Judd Donald這位看似做出IKEA式的層架等。從西方的設計性與繪畫性脈絡來看(從抽象表現到極簡主義之後的普普藝術),台灣應該有屬於自己關於硬邊製圖、物件設計與現象與經驗,但在文創設計人才輩出(至少都做的漂漂亮亮)的的當下,內在哲學與精神性卻蠻少討論。


而趁談論感受力也直接講到現在北美館三樓台北美術獎,覺得吳依宣應該首獎這個感覺,比起實際上的首獎《蒸蒸日上》覺的應該是居次。儘管《過度曝光》的論述是完全focus在當今影像過多的問題(如之前林冠名個展的關心),故她用實際的空間佈局與物件去呈現當下觀者感受的影像去回應現在影像短命這件事。但如同第一段提到,感受力的深度,其實就會感受到一進門那個低矮入口的設計,與窗戶光線的對應,本身有一種時間性關係,也就是說物件的光線與陰影是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故展場採取了相對弱的光源,如果是陰天就會偏暗。除了時間性,同時也隱含著空間設計這件比較生活的事情在他的感受性深度的配置當中,這是自己對於常喜歡觀察路過商店在裝潢中的過渡感。


而相較之下首獎作品《蒸蒸日上》,空間與物件擺放第一印象是覺得設計太漂亮很好,物件的隱喻也挺準確,姑且不論已經知道藝術家是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看似是會在歐洲藝廊出現的作品,但想想不太對勁的警鈴響起是看到他的論述,講了全球化社會循環系統,等等後殖民後現代論述,驚覺正在欣賞著一件太過正確的作品,如同此美麗的設計有什麼可以逃脫的餘地嗎?好像沒有。


姿態,精神或與藝術家意圖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但或許只是我的個人品味,故《給紅蝦山》這件作品,那種在工業區長大看到大人們胡搞瞎搞然後有點無力的感覺,很熟悉,是喜歡的。但這件作品太少,問題很大(人家用小型個展的標準,你用參加聯展的規格,就也沒辦法了) 。


論述,與藝術家的statemnt部分。《社會矯正術》一開始看是有趣的,也是有可能看了幾位令人傻眼的反差,但規訓椅子的設計,與像是建築展覽的鋼筋使用,但也沒細看,因為他是最後一件,想說去出口休息一下,看到幕後記錄影片剛剛那位藝術家開始講自己作品並直接引用一些哲學家論點,就知道不太妙,嗅到一種cliché的創作感:覺得自己做的作品好像很有趣,但完全沒想過自己要如何談作品,只好拿一些理論來運用。


創作歷程與技術性,評審主席喜歡《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在之前她的個展評論就在FB有看到,自己也想看看是厲害在哪裡,對於因為溫差,冷氣會在透明面板中造霧這件事情覺得很有趣,但看完發現這件作品的核心是藝術家去駐村和身為冷氣師傅的父親通信的過程。不講還以為冷氣師傅人真好的錯覺(藝術家也算正妹),也就是造霧這件事,與描述冷的過程是一個蠻好的點,經由兩地「情書」的傳達,我自己是用女兒跟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去看的啦,這個計畫是有趣,但父女情感與客觀現象之間,目前是覺得有點「小女生」的感覺。


套套邏輯,學設計創意思維都會談到,兩個概念摻在一起變灑尿牛丸。於是看到《記憶漫遊-EP1》中黑膠唱片與鋸片的旋轉變成記憶留存的方式,然後出現的火花與聲音是蜂炮與記憶的隱喻,這件作品讓人傻眼的是,它整個就是現在台灣所謂「文化創意」展現給大眾的樣子,讓我想到內湖圖書館的唱片主題,把座位跟燈等等物件都設計跟樂器有關。至於裝置很酷,體驗方式不好,這些都是其次。


寫太多了,講一下最後一個是《又做了一場白日夢》這件次傻眼的作品,原因是大費周章做了伸展台只是為了做一個很cliché的水中游泳像是在夢中的地面投影,雖然營造了窗外的光線與全黑空間的反差,加上窗戶噴水的清醒隱喻,但影像部分太普通了,木工製作大而不當。


最後的碎語:文件資訊太多且投影與空間毫無感受性的《兩河之間》應該跟《振盪之前》對調獎項,看過後者之前在水谷藝術的個展有留下不錯印象,個人覺得是空間配置出了問題,放了太多作品十分雜亂。同樣問題出現在《斜度三》,過多的影像充斥展場,並削弱本來在八里破爛鐵皮屋粗曠的生猛有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