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與想像》
比較像是 生活中與 日常經驗 就已經是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如同看導演濱口龍介的作品,會特別在意導演跟演員的合作方式,某方面是比較強調創作過程跟如何達成的方法,這些東西不是說要去看幕後花絮才會知道,而是在電影中就會發現那些演員瀕臨表演狀態邊緣上的閃爍,如同第一段故事主題 如:魔法一般。
《偶然與想像》是導演諸多熟悉的元素,第一段〈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冷不防一開始就來個冗長的車上對話,不禁讓人想到導演下一部的Drive My Car的車中告解(註1)只是在《偶然與想像》變成了姊妹淘的男友絮語,確實有點練痟話(台語)的fu,如此漸漸瀰漫著(微)南韓導演洪常秀的味道,也因此從「討論喜歡的人」這種介於私密跟豪洨之間的話題,發現了日本人跟韓國人性格的差異;第二段的〈敞開的大門〉的文學朗讀,又無異想起《歡樂時光》(Happy Hour)的小說朗讀會,以及電影中瀰漫著種種對話實驗的嘗試(註2)。
「偶然與想像」,這個看似沒有主題的主題,尤其是濱口竜介作品十分仰賴某種巧合相遇堆砌 情節,如同第三段〈再一次〉的電扶梯巧遇,會聯想到導演過往作品不少段落有些似曾相識的安排,像是《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一開始男女主角在天橋上的偶遇。導演擅長描寫這些日常突如其來的變奏,包含演員對話內容的變奏,如果牽涉到感情問題 並非自己擅長剖析,但往往對話中又會突然讓人噴笑,或心有所感。
或許更難得的是《偶然與想像》三段短片的集結的「素樸」與「製作輕巧」的自由感,藉此展現了劇本跟影像之間的「基本狀態」:拍電影可以像是上課習作般簡單,又可以如此不簡單地展現了某種更自由的對話實驗,以及在有限空間鏡位的巧妙安排。如同第一段後面藉由咖啡廳窗戶的界線劃分世界的內外,當然也有賴那個洪常秀式zoom in ,才能利用當下時空錯置去並置表現角色的想像與實際發生的兩種情形,並利用窗戶外的另一個(無聲)世界,像是可以調動剪接的順序,成為另一個結局的故事。所以第一段是這麼洪常秀式的濱口竜介:相似場景的結構性可以如魔術方塊般隨意的調動,以及最後的空景和古典配樂轉場。
在簡單常見的空間靠著演員的表演接近至身體狀態的邊緣。但更能打動我的是電影中微微閃現思考整個人生的問題,對現代生活僵化生命的逃逸,如第一段最後女主角「放手」與車站施工中之間風景的相互感應;第二段對於日本情色文學脈絡不太熟悉,卻在聊到「得獎之前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發現的努力」而心有戚戚焉;第三段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因為認錯人將錯就錯的微女同志情愫的小小逃逸。
於是會特別會在意「空間」,劇中對話的宇宙如何與現實世界連結的方式。如第一段結尾的車站施工,讓人想起那個就算是望向了與他人世界連結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才會知道的悲傷。抑或是第二段在極為挑逗的兩人世界,即使只是聲音的「親密關係」中,仍然在竊笑的是教授辦公室外面走動學生細微的打鬧寒暄,在如此敞開和閉鎖的世界之間。
(註1)
見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1/11/drive-my-car.html
文章中詳細的說明,在此不贅述。
(註2)
相關「對話實驗」,
見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1/04/happy-hour.html
文章中詳細的說明,在此不贅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