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ROMA)

將ROMA(羅馬)片名視為墨西哥的帝國殖民史起點,被殖民國家往往出現殖民國家的地名但卻不是屬於原來的地方,而是成了某個街道或是區域的名稱,以這樣殖民的遺緒來看ROMA這個知名的義大利古城成了拉丁美洲的墨西哥的某個區域,並且是導演Alfonso Cuarón孩提時光的重要斷點。於是乎就來到了電影最重要的核心:影像運動中經由大量橫移鏡頭看到導演佈置出大量屬於墨西哥富有人家的居家空間中,屬於西班牙人從歐陸帶過來的包含建築、磁磚等樣式,與家具裝飾品味等殖民遺緒並且對比著貧窮人毫無裝飾性可言的非白人區域(也暗指著女傭男友的貧窮的經濟狀況加入後來社會運動的殺手團體)。那等同於自己在古巴看到的那樣,從有些熟悉的混搭異國風情中成了真正古巴的style,也就是這一部「純真的墨西哥電影」,於是導演高明的將前段稍嫌平淡但其實精心在建構那個時期的環境印象:1971年墨西哥的氛圍,與默默地在生活中維繫這家人的關係。默默地代表某種程度上的客觀性,那樣的觀察方式,最先想到的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大象》,而非安哲羅普洛斯、貝拉塔爾或是台灣的侯孝賢的長鏡頭大師前輩們。但看完《羅馬》的讓我回想起當初看完《悲情城市》的印象:溫柔、謙遜,有點淡淡的陽光以及哀傷。


幾近完美,無可挑剔的《羅馬》,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仔細來看,電影中段暗潮洶湧,到了後段漸漸出現幾個精彩高潮,包含從女傭買嬰兒床遇到街頭運動巧遇前男友流產,並對於處理流產那幾場戲相對冷靜,只顯露淡淡的悲傷;以及最後母親帶著孩子和女傭去海邊的告別之旅發生的差點溺水事件也像是洗滌,像是對過去的死亡告別,和最最後場景持續缺席而且在也不回來的父親,與十分有趣,少了書架櫃子成了像是半搬家狀態的居家空間。


會讚嘆從前段如此自然到後面又十分準確的劇本,與藝術和技術性都相當卓越鏡頭語言和場面調度,才發現故事平淡之後的變動,好像顯露作者稍稍刻意技術的不自然之處。即使如此,卻也無損《羅馬》的經典地位?「經典」,是在說《羅馬》黑白影像像是在致敬當年質樸的義大利新寫實的「經典電影」,也就是法國著名影評人巴贊(André Bazin)所推崇偏愛的長鏡頭語言,但《羅馬》被承載的早就不是當年光跡斑斑的銀鹽粒子如此「帶有溫度」的材料,而是一種當代的數位黑白感,但說了「當代」這個對創作來說某方面是一種稱讚,可是用在《羅馬》上好像有點不搭。除了是,尤其這種數位黑白感在明亮處會有像是人工虛擬的陽光般透亮,而電影中明亮的天空常常有飛機飛過成了唯一最不寫實之處(註)。


註:導演在訪談中也回答了飛機的問題:說是現代化持續的發展前進,與遙遠天邊的科技進步,但眼前(電影中)卻是豪宅與貧民窟的對比,道德上持續的波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