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巴(渡蜜月)之旅之二

趁著尚未習慣台灣的節奏尚未消退的古巴感,除了是「異鄉人」感又開始作祟之外,更多的是開始思考某種客觀因素:為什麼同樣是北迴歸線穿越的島國(編按:哈瓦那非常接近但沒有穿越)差異如此不一樣?從回台灣走在路上居然覺得台北的街頭很安靜?無非是少了吵得要死的古董車之外,相較之下台灣人講話都很小聲?(當然我自己講話更是小聲)。除了棒球之外,台灣對古巴的認識很少,但是在古巴卻看到大量的歐洲與加拿大遊客,這個在台灣默默無名的小島,在美歐大陸之間其實是熱門的觀光小島。像是另外一個世界一樣,台灣也是古巴的另外一個世界,每每對古巴街上的路人自我介紹從哪裡來,總是聽到一直叫呆彎呆彎,好像很熟似的。


靠著身體移動的異鄉人感,從古巴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差異:戰後卡斯楚革命成功與共產治理與國民黨接收之後的積極的工業化經濟發展;發現同是在大陸的側翼與海洋的環繞之下有著類似的位置:被稱為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的鑰匙的古巴,那麼台灣也像是連接東亞海域的鑰匙,兩者都開啟著帝國與邊陲之門:美國與中國的威脅;冷戰時期下蘇聯與美國的援助(或說利用);日本與西班牙的殖民歷史;拉丁美洲的殖民史與東南亞的殖民史;以解放拉丁美洲民族作為方法/ 以「亞洲」作為方法等等之類的對照關係,好像又更了解了這整個世界一點。


然而卻也不是非要古巴與台灣不可,也不是因為去剛好去古巴旅遊而非要有一種比較,只是回到台灣這幾天遇到的事情都會去想,如果這發生在古巴會是如何?台灣當初實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下的資本家們,那些製造出經濟奇蹟的中小企業拓荒者們造就了如今如此便利的小島;而古巴在長年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政策的「不方便」,也只能在近十年來的「微」經濟開放下,那些開設民宿、餐廳,甚至是開計程車的賺取觀光客大量的「匯差(CUC->CUP)」。


今天陪媽媽去買菜,坐公車時媽媽遇到認識的阿嬤們一起聊天,這樣很自然的狀況(但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想起古巴也是好像路上大家都認識一樣,尤其是哈瓦那老街區的計程車司機走到哪打招呼到哪body body;到了市場,又從那些散布在五六條街道交錯出來的攤販種類,每個攤位賣的數量與價格,想到了築地漁市的紀錄片,從漁夫捕魚上岸,批發商競標又分貨給下面的地方批發商,一層又一層的交易,靠著「一隻看不見的手」悄悄將場域內的店家跟拉著托菜籃的媽媽們達成一種均衡。反觀在古巴每每經過那些謝絕觀光客的市場,聽說是可以拿著政府發放的小手冊去兌換配額。又或者是書上說只標示便宜古巴披索的的民生必需品都賣光光,而賣給賺CUC消費者的商店相對是比較昂貴的價格還有很多的剩餘。所以光要買一瓶大罐1500ml的水,可能是台幣三十塊到七十五塊的差異,不像是去台灣去超商與超市的價差只是十塊。但在古巴去他們當地人買的飲料店則也要取決於店員要賣多貴給觀光客,也不一定每一家店上面都有標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再見機器人》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