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圈之旅

初看河床劇團的作品,因為之前北美館「開房間」作品龔卓軍還有袁老師大力推薦但排隊客滿進不去就算了,這一次並沒有抱有甚麼期待或是看衰的心情去看。而是純粹就作品而言,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多驚奇之處,照鄉民的評價方式來說就是普雷。但後來手癢搜尋了網路上的評價,原來這個戲已經在2014年上演過,而且評價很好。我就跟寶寶開始討論這中間的落差是甚麼,是自己sense不夠好還是怎樣。於是剛剛才突然想到原來這種被評價為突破劇場界線的作品,在我看來只是挪用當代藝術或是電影的手法,並不讓我驚奇,當然我是覺得舞台效果還不錯(雖然有看過Wes Anderson電影的人會覺得這樣橫移縮放舞台與景框之間交替的手法算是小巫見大巫了(註1)),重點是這個戲的精神我看不太到,只是一些「創意」手法的拼貼非線性敘事等等之類,然後你也知道,很多評論者就自動把這些「梗」煞又其事的合理化。於是之後的討論就來到了,反正藝術本來就是主觀的,敢大聲說好的,那些覺得看不懂的也開始點頭附和。但我不是看不懂,而是如果是大衛林區(河床劇團介紹說有受到影響)這種比較起來的話,我會在意的是背後在講好萊屋明星工業,美國文化的部分。但這樣講起來,我也沒說這部戲很糟,就也沒那麼好,普雷。


如此這樣或許也解釋了,另外一個反向的跨界是發生在當代藝術圈,尤其是在河床劇團擔任美術跟部份導演的何采柔這幾年也常在展覽中看到的名字,而且評價普遍不錯,這樣也解釋了把劇場導入當代藝術的跨界企圖大於作品本身這種現象(因為我認為何采柔的作品本身並沒有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然後想到一個藝術家朋友,算是在藝術圈比較沒甚麼名氣,但一直努力堅持創作,有次何采柔在北美館展出一件吃東西的錄像作品,她說她朋友都跟她說,這不是妳曾經做過的一件作品嗎?幾乎一模一樣!我就在想她目前在從事的機器人創作某種程度上也如同河床劇團那些面無表情的演員一樣,或許只是欠缺評論者給她諸如:「專注而憂傷的眼神,在沒有情節支撐下,更引人遐思(註)」之類讓本來對這樣表演沒啥想法的觀眾點頭贊同。雖然在這之前我自己也沒有太看好她後來這些仿機器人的表演,但現在也該為她這樣持續「一人劇場」的方式給予正面鼓勵。


-


(註1)
或許用Wes Anderson來對比「千圈之旅」是適合的。也就是自己在怎樣感動於「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裡導演用一個複雜的回憶套層結構來對歐洲這個大廢墟與作家Stefan Zweig的憑弔。但也不能忘記之前還蠻十分詬病他那樣流於花俏形式但內容過於重複(往往是他很執著的家庭與成長主題)的那樣太過形式主義的。


(註2)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4025


 


 


留言

  1. 在睡夢中或說在因為在想這件事情沒有睡好,理解「千圈之旅」被讚賞原因或說這不構成讓我驚喜的點應該是在於,這齣戲的核心看起來是,用草間彌生的生命歷程與符號構成一種被觀看的方式,這種「被觀看」不是觀眾看戲那種單純形式,而一種介於戲劇、雕塑、攝影、錄像那樣的狀態。也難怪自己感到某種驚喜不足像是會聯像到一些曾經看過的藝術作品如Matthew Barney、Gregory Crewdson。但不管說是模仿誰或是像誰是其次。重要的是自己理解草間彌生與之作品的作品,應該是如她那圓點與精神疾病那樣直覺而單純,對我來說那樣微言大義的感覺跟「千圈之旅」的繁雜是有很大落差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