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前天照理說看《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之後思考的東西都差不多就定位,而且還趁空檔記下了關鍵字。但晚上睡覺時,久沒出現的皮膚癢又發作了,還夢到我被路邊抓去像是神秘教會又像藝術展覽,又像是台北車站那種路邊的鬼屋,神秘的帳蓬裡面辦著奇怪的行銷活動,死不信邪的我,就像是想一窺神秘花園的好奇小孩。然後我是有感覺到我的背,我的背部整片的皮膚像貼紙一樣,我就意識到我自己像是知道有範圍限度地一張一張把它剝下。 先說 《湖》 好了,看完《Antichrist》某方面居然可以了解《湖》的內在精神性了,真的蠻神奇的。兩部片確實看起來都是銀灰的質感,封閉森林等等,而與說他們帶有一種黑暗又神秘的狂噪,倒不如說那是好像有某種體會得到電影創作的「自由」意志:角色的嘶吼、抽慉、癲癇等身體畸零的限度,和閃爍不定,靠著樹與樹之間的隙縫的光,在佈滿樹根、雪、草地或荊棘等等似乎觸碰得到的畫面狀態下…所以我才會覺得我的癢不太單純。 而那個「自由」意志又架構在一個虛構的宗教(心理治療)儀式,帶有「偽歷史、假考古」的結構框架中,反正Lars von Trier本來就擅長(或說煞有其事地)安排一些結構的章節,而這個殺女血祭儀式(電影)分成哀傷(鹿)、痛苦:混亂區域(狐狸)、絕望:殺女儀式(烏鴉),三隻動物集滿,三隻乞丐到齊就會導致毀滅,血祭儀式才能完成等等…聽起像是某種神怪電影的「稱號」,但又只是強調精神和肉體之間狀態,情節與事件又是那麼斷裂地,像是突如其來的潛意識的東西,往往那個在劇情「階段性」累加的過程中,隨意插入的能量,看得出來這樣虛構的儀式帶有某種「稱號」的,就像某種符咒的東西貼在那一樣的神秘,所以看到那些帶有(假)考古,獵奇意味的殺女儀式的圖稿,還有天文:動物所代表的星座,揮之不去的東西,就像馬修巴尼懸絲系列(或 掙脫九 ) 那樣帶有「圖像考」的儀式,注滿福馬林整艘補鯨船的愛情墳墓與被處決的魔女,執迷的「魔咒」。 其實我比較避免看成「宗教」電影或是男女的權力的符號研究,對照 「破浪而出」 那個宗教意味、情感層面、寫實性、救贖、信念、天啟等等 。《Antichrist》反而是一系列「造型性」的展演,跟《湖》一樣,它該又是身體的、深層的東西,又像是物質的超自然:森林、湖、小屋的閉絕場域,與人體的神秘觸覺之類的,在精神病症和肉體虐待的缺陷中顯現…這樣講起來好像跟 培根(Franci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