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份到金瓜石談記憶、虛擬和真實

為居台北盆地裡端的大台北地區 長久以來那些庸庸碌碌的居民一到假日就開始逃離開始放縱 也由於盆地底端的地形太過於平凡無奇了 致使許多人趁著空閒紛紛往盆地的外端擴散 位居在基隆瑞芳一帶的金瓜石和九份就成了逸樂的熱門景點 根據小編禮拜六的親身探訪 第一站到達金瓜石發現政府歸劃完善的把礦產的歷史脈絡再現 甚至帶著新穎的安全帽進入礦坑探奇 無非是進入一個虛擬與真實交錯的場域企圖招喚或是想像過去的歷史記憶 在現實生活不滿足的狀況之下成了填補空缺的方法 接下來小編與友人挑戰五百多公尺高的茶壺山 沿路妥善安排的階梯令人感到踏實與滿意 但上山之後不料大霧罩頂 能見度降至一百公尺之內早以分不清楚方向 山嵐之氣籠罩的白茫在人煙稀少的狀況之下頗有"蓬萊仙山"的氣味 拋開塵市的喧囂你可以不用記得你是誰但你知道你在做什麼 那種在現實中建構的虛擬性可以說比打電動還要爽快 攻頂成功之後 我們要正踏上前往鍊金廢工廠的路上 在五里霧的籠罩之下我們仍然受到那廢墟巨大能量的感召 幸運的闖進被流浪狗佔的廢工廠之中 巨大的建築石塊讓人震撼 不知名的液體和雨水四處流溢 神秘的煉金術就如同破碎的石塊扭曲的金屬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 打翻水彩顏料般的牆面就好像魔咒一般令人不敢碰觸 而在魔咒的背後 似乎禁錮著黑到不見底的夢厭和不堪回首的記憶 幾十或幾百年前幾千名幾百名的工人曾經在這邊上班 其揮汗如雨擁擠程度應該不下於九份老街血拼的人潮 而目前九份老街的人依然與當地的名產一樣豐富 過去的悲情城市早以不再悲傷取而代之的是符號與物質般的享樂 小編基金久之旅的壓軸 不用猜當然就是基隆廟口的夜市 擁有豐富的分類高品質的好吃程度與專業的攤位指示是廟口夜市引以為傲的特色 還有其滯礙難行的擁擠程度也曾經榮獲台灣十大夜市平均行走速率最低的前三名 吃飽之後還可以去基隆碼頭看海看船無疑是促進消化的最好方法 這時候已經九點多了 不趕著或去的人可以爬爬雞籠山看看夜景泡茶或土雞 急著回去的人可以搭火車回台北再轉撘捷運去東區夜店續攤很是方便 但你如果要我繼續報導"東區夜店大突擊" 那又是另一個專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