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鬼才之道》大概能理解為何票房不好,電影以台灣式鬼片結合綜藝節目、網紅爆紅等傳統電視過渡到現今網路影音的拼貼形式,劇中像是一種鬼片迷的解構,許多幽默展示著鬼如何嚇人的「幕後過程」。但會令人想到之前去復興商工兼課,往往發現原本想要藉由讓他們欣賞超級白癡的影片去激發同學要發揮白癡的創意用在自己製作影片上面,卻發現自己正在面對的世界,就是白癡的影片本身,後面根本沒有任何東西了(註)。 只是複製活人世界「冠之以名」的死人世界,電影的設定可以置之不理實際上佛教或道教的生死觀;或是此「無害烏托邦」 正好無法述說著,正是「死亡是活著的意義」,意思是在死亡之前的意義,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悖論。無法述說著,如此欠缺在電影中只是被定義成消失,或魂飛魄散等「活人鬼片」定義的失敗,正是這種失敗對應著電影中平凡之人即將消失的倒數期限中,誤打誤撞的爆紅,悖論或精神分析式的:如何成為不恐怖的厲鬼,卻依舊對於眾人簇擁的嚮往,同時符合電影中建立一套「不紅可能會消失」的制度,藉以「反」映(諷)演藝圈、媒體生態的冷血。 根本的原因並非是「正或反」,而是藉以否定他者的自我肯定,是俗世表面的功成名就,乃至於女主角王淨自認庸才且胸無大志的平常人本身,其實「他/她們」才是必須被肯定的他者。自我死去,他者會繼續存活,如同沒人會知道真正的死後世界,但「電影」卻自作聰明得很,把平凡者「再現」成一位努力追求功成名就的活人自我,同時發生在電影中宣稱的「死後世界」中(精神分析式悖論)。 失敗並非失敗,消失並非消失,如此無法被述說,印證著人生悖論;對應著電影中的悖論,沒有「真正死亡」的世界(注意,不是人不會死),一切都有意義(明顯電影比較把心力放在對於鬼片解構與綜藝挪用的幽默感,而非編劇上的巧思),但也都沒有任何的意義(後面根本沒有任何東西了)。 如同清明節掃墓聽到親戚在討論分完家產,哥哥怎麼不一起把房子拿去都更這樣,死者早已安息,活人繼續在現世糾纏。 (註) 節錄自過去文章,連結如下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html
反正你家附近都最好吃啦!!
回覆刪除對阿
回覆刪除你怎麼知道
還差四篇喔
加油
哇嘛賣家啦"""""""
回覆刪除你的台語跟我聽到的一樣
回覆刪除這算是第五篇回應嗎
回覆刪除公佈地址吧
終於第五篇了
回覆刪除恭喜宋先生
那麼久才揭曉答案
也證明了滴水可穿石
時間的無常和難以預料的特性
那家地址是
""新莊市化成路418巷附近""
在頂好燦昆的斜對面
早上七點到十點半都有在賣禮拜日休息
也順便跟各位報告一下
這家店老闆已經換他兒子跟媳婦做了
不過別擔心
味道還是一模一樣
在新老闆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舊老闆夫妻年輕時候的身影
人類文明和傳統的延續不也是這麼來的
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做下去
說到這兒
其實我家附近好吃的不止那一家
有鑑目前本布落格近來文章增加速度遲緩
預告來一下
北台灣工業命脈的活力來源_化成路美食大披露的專題企劃
住化成路的人一定要來推一下啊
回覆刪除謝謝
回覆刪除沒想居然有訪客也住化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