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夢(Rebacca)

 

從泰山老公寓工作室下樓梯準備回家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宿命就是帶有如此虛無的視角來見證著自己的餘生。已經無法回到職場,藝術家「職業」有時也意興闌珊,有作品就作,有展覽就展,有案子就接,只要經濟上還過得去,也許終極意義的自由是如此(時而空虛時而熱情時而低限的nobody的客觀性)的生活著。


晚上碰巧看了希區考克1940年的《蝴蝶夢》(Rebacca)的啟示,劇情描述,一位新婚少婦(如上圖右)住進丈夫的雄偉莊園,卻必須面丈夫死亡前妻徘徊不去的陰影(藉由上圖左邊那位資深管家對其亡妻:「她」的懷念)。


《蝴蝶夢》改編英國文學家莫里哀原著,文本就是這樣帶有十分精神分析式的概念結構,莊園內無所不在的(前妻)幽魂,除了劇情上意義,「揮之不去的幽魂」也可以是人的慾望與夢想,抑或政治上意識形態(Zizek),甚至是「海」(因為亡妻出海在船中罹難)象徵著神祕主義般,康德式的崇高(sublime)。


不過就本文脈絡,那個「強壯」且到處都是的「她」是什麼?
功成名就?
社會的價值與認可?

那麼「海」是什麼?
時間?物質?
海就是海
沒有任何意義
(直接引用「現實」動態排版)



何其矛盾,關於意義與認可。

從小在沒有太多意義(反正就隨波逐流)的環境中長大,一直到專科當兵大學「真正」接觸西方文化、思想,以為很有想法了,很有意義了,才赫然發現自己內在的哲學魂?想當然而,憤世嫉俗了好一陣子,也許是周遭環境、物質,招喚了自己其實要向外看,看看那些荒廢、可能不斷消失的事物,可能沒有什麼意義,是不是說到底,其實還有些意義?


何其矛盾,關於意義與認可。

最近因為以巴問題,看了Youtuber談亞伯拉罕西方一神論宗教發展脈絡,確認西方LOGOS(邏各斯)與彌撒雅(救世主)的「積極」性,同時契合著西方形上學哲學傳統。自己關懷智性(哲學:愛智)的必要性 ,常常對於「消費」的質疑 ,原來就是:既沒有經驗過,也沒有思考就是一種消費。


說中國的宗教佛道教,不注重專研教義,而是體現在各種的儀式禮儀。

這倒是提醒了我,時常質疑媽媽專心認真又準時的拜拜,家裡有時候人沒那麼多因為要拜拜還煮那麼多(因為儀式規定)。就科學邏輯上來說隔夜菜吃了也不健康。

卻有時候又發現媽媽在假日不出門維持平常作息,吃的東西也很清淡,就像出家一樣,如此堅持幾乎沒有在幹嘛的時間性好像接近了永恆,體現無聊又消極的生命倫常。


而最近因為沒啥事
稍微抽離 
懶惰 放空 無所事事 耍廢

極其緩慢的

經驗
思考

如果一切只是個人的經驗性 命運
有沒有
更加徹底的 

更加
普世性的

這裡說的「經驗性」
指的是積極的 也是消極的
神的考驗(西方說法) 命運的考驗(東方說法)


自身位置

積極的自我與消極的nobody(無我)之間
「意義」的追尋 或者 在某種無意義
在被記下(歷史) 與 不存在 或不被記下的倫常
之中


去醫院看到每個人病人的喜好
在FB看到議題上的每個人的意見
如此沒有什麼問題
Let it go


老爸回來買了一堆東西(雖然有些可以資源回收)
心想自己強調的愛惜資源
好像只是一種因果報應
如同
家境好的子女去念藝術雖然沒有什麼賺錢 心靈滿足
家境差的只能去賺錢求得溫飽就很滿足
如此而已

Let it g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