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Shoplifters)

想當然而那個把家裡客廳當成垃圾回收場的想像,源自於「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被媽媽丟棄的小孩們在那個名為「家」的空間裡面「自力更生」,又同樣是「小偷家族」成員被「那個家」所遺棄了又重新聚合在「這個家」的場所;又如同導演是枝裕和近年來作品慣常的情節:老爸在外面生的小女兒突然在老爸死去之後出現,又或者哥哥早逝,兒子無法繼承家業,或抱錯小孩等等倫理異常的倫理,卻始終相信人的情感價值懷抱著人文主義者的口吻,緩緩述說著一連串的生活場景。


意圖明顯的「小偷家族」呈現日本當今社會四分五裂的家庭現狀之外可以「多元成家」的可能性,延續著小津安二郎的對家的「無情」的觀察,說是無情,其實是帶有某種客觀的感概,感概著人終究化為灰燼,感概人之於外在事物的短暫歷史。那有甚麼好留戀的?小偷家族也建構在人與人相互利用,為了達到生存遊走在接近唯物主義的情感。家、成員、記憶、用處,對峙著:社會、功用、憐憫等等矛盾又和諧的關鍵字。


讓人想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簡稱:你的孩子)正巧最近台灣改編成電視劇開始播映。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一年前在某老師的FB塗鴉牆上面,大意上是在講老師自己五六歲的小女兒某種程度上不是自己的女兒這件事。


後來才知道那是一本小說,講述著台灣家長注重成績,對於小孩管教過當的故事,卻同時也是台灣面臨著儒家的倫理傳統與西方個人主義的衝突現狀。更解放的來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自由個體的提問,在「你的孩子」與「小偷家族」提出了理想在現實的可能性。一種潑冷水的揶揄:就算是媽媽不要求,反正「出社會」就知道痛了。媽媽要求小孩的成績是不是只是提前社會化的規訓而己?「小偷家族」或多或少回應:電影中提前面對社會的小孩,被迫學習像是遊戲的求生技能:偷竊,反而後來被送到寄養家庭之後就變無聊了。同時聯想到常有人會討論:動物園的動物到底過得好不好這件事情,有人說不用狩獵,肉來張口;比起野生動物每天要擔心食物著落甚至擔心被吃,但又有人說把動物關起來像是限制了牠的自由…。


總是記得初識創作的美好,但要靠它維生,成為一種工作、事業就不美好了,這應該是許多藝術學院畢業生的一生的痛,卻早也不是「你的孩子」討論的管轄範圍。說是一種時代的氣氛,「自由的學習越來越被重視」也看作是一種時間演進下的過程。世代差異,指得是不同一件事情,回過頭來是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原本逆反著父母的意圖,長大之後,重新步上爸爸媽媽的道路。就算是因為在別人的身上看到他們父母輩的影子,如此痛恨自己不要「重蹈覆轍」,但那樣可以給這個家吃好穿好,有房有車,不好嗎?他想的是生活上徹徹底底的改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再見機器人》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