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跟比比見面又好像了解了一些事情。

跟我最近在想每一天做些什麼?該怎麼做?有所關聯的是對比有時候因為要填補比比離開的空缺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排滿,或是對自己未來規劃的強迫,變成相對於自己的「充實」對比別人好像在「浪費生命」的感覺,可是到後來又變成那是一種反求諸己的「無從比較」。反正講白一點就是,自己過得爽就好,所謂的充實和浪費那又是什麼。





所以變成如果比比現在算是過得還爽的話,我也無法多說些什麼,愛一個人大於一切,比比從我自身抽離,根身蒂固的那一塊,原本以為比比生活樂趣要好玩的假設,當然也只是一種假設。只希望比比有獨立的想法也是一種假設,若是假設比比以倚賴男朋友(生活的大部份)做為一種獨立的想法,在後設的有效性確實是成立的。所以如果之後比比會跟他同居,不管是多久,我也是只能贊成妳的做法。(就是我已經來到「因為相信比比,所以不管妳做什麼我都贊同妳」這個階段了。)



所以未來後不後悔變成驗證的準則嗎?



Joyside曾經跟我說過,創作某方面只是區別於自己和大眾的分別而已,當時聽到有點詫異,真的是這樣嗎?創作者自身的「珍貴性」是跟一般大眾來比起來只是「外顯」與否的差別而已,這樣是不是讓自己「與眾不同」的某方面獨善其身光環有所動搖了呢?有趣的事情歸有趣,但我媽覺得不有趣,我姊覺得不有趣,我姊一直在看電視我覺得她好無聊,她覺得我的作品看不太懂。我不是在談「個人意見」可以無限上綱這回事,而是我已經體會到創作者或是小眾文藝知識份子或是後設觀察者的那份平庸感了。



(那這是不是我一直覺得自己沒辦拿首獎的原因阿…小獎頂多第三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