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顏清標阿,你要把李勇志帶去哪裡?(原標題:終結和繼續)

我想是該解釋「我說顏清標阿,你要把李勇志帶去哪裡?」這句msn匿稱,到底是殺小。而不純粹是挾著自己知識精英的身份,利用本土的粗俗感來造成語意上的反差困惑。也或許,「精英的獵奇感」不該只是某種階級向下脫序的表皮快感。而應該像是一隻又細又長的針,直接插到骨子裡去,才知道究竟是什麼回事。

雖然我很想先描述上次去親戚喜酒在車上、在喜宴當中,有一種「嘗試成為一位土身土長的台北縣新莊工業區人」的放縱感。一種其實該用台語跟國語交織的語法(而不是只有幹、靠背等字眼才會使用台語),說出在地「生活」的「停頓」樣貌。而不是非要討論電影、音樂、藝術、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社會運動等等很多任何一種知識「名目」的「非現實」,並促進你「繼續」的話題。也就是說,我有一種必須「喇賽」或者「喀唬爛」等等「原地踏步」的衝動必要性,而我也已經準備好了。

不過後來近一個禮拜因為繁忙,文章遲遲未有下文。巧合的是,久沒逛的「顏清標布落格」,居然成了重要「終結和繼續」的導引。也才有了以下對話:

ear3, 說:
顏清標是怎樣?
「我說顏清標阿,你要把李勇志帶去哪裡?〔    http://www.flickr.com/photos/notfind2001/ 〕 說(以下簡稱”我”):
完美的中介物 呵呵
ear3, 說:
為什麼是顏清標?
我說:
必然性在於因為他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來自於台灣的草根性和精英知識的隙縫填補 造成不同族群看這句話 都會產生誤讀的行為 也相當浮合"正在製造某種錯誤"的現狀 哈
我說:
其實是昨天又不小心逛到他布落格 有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某種新科技的反差 : 想像媽媽的諄諄教誨在部落格上看到) 就像過年回家 不得不回去的安心感(是來自於電腦前面的) 這樣的狀態也延續到居然是老梗的說詞才能讓人安心的矛盾 一種不需要新梗的棲息(某種暫時的思考終結)之地
ear3, 說:
顏清標的部落格!?
ear3, 說:
貼來看看
我說:
http://www.wretch.cc/blog/apiao0825 哈 新的文章很精彩喔
ear3, 說:
我真的完全懂你的意思!
ear3, 說:
一種"思考的回歸" 好像在告訴妳
我說:
呵呵 那種思考終結也是不錯啦 就死去的感覺 偶爾會想這麼來一下
ear3, 說:
在阿標這裡 , 妳可以放鬆一下
我說:
哈 好像躺在他的大肚懶(不是懶趴)的感覺

(以下空白)

回到在親戚喜酒在車上、在喜宴當中。我竟然在車上大聲主動的和親戚談論周捷倫、星光幫(縱使他是聽台客電音居多),還很驕傲的說我還幫他們做活動網站,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知道,說得口沫橫飛,完全照著先前計畫:必須要不斷製造「親切」話題,不故作姿態,也不講專有名詞。
然後外面的天氣很好,陽光穿過擋風玻璃讓身體十分溫暖。
有必要形容當時的溫度和舒服感,其實就是想大膽的定義:當時已經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時刻,成為了一種讓人思考「終結」的「極樂」狀態,就像躺在阿標的大肚懶(不是懶趴)裡,死去…

縱使那是兩種不同的「死去」,一定有人會說,那不是跟「上班很累,回家只想攤在沙發上,用表皮來接受膚淺無比的電視節目」一樣,來解釋「上述那種思考過頭了累了,一時之間只想找個通俗無比的媒介來休息」這類簡單的道理而已。這問題很重要,除了說明了,縱使自己是用「親戚」間的「通俗」,「部落格」裡的「顏清標」等等類似「電影」裡的「電影」等等某種後設來看待「思考終結」這回事兒,但就像導演接受專訪會談到:「我只是想證明觀眾正在看電影」,這類某種程度的「廢話」,「行為」本身都足以讓後設消失(可見本文最後的討論回應),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它的消失把「場域」的重要性提醒出來,形成一種不得不的中介狀態,像是醫院:必須治療,甚至某種程度退居與家人跟大眾同一陣線的「快感」。還有機場:必須「搭飛機」,身處在兩種空間的跨越暫停,卻又好像置身在過去(出境)和未來(入境),但又似乎看透了一切「不重要」跟「重要」的東西。
「部落格」裡的「顏清標」也給我這樣子安心的感覺,裡面僵固的「說教」文字,成了一種「奇特」的「超脫」,「不重要」跟「重要」終將捨棄的感覺;如同「不得不搭」的親戚封閉車上的通俗話題,似乎已經碰觸到某種「根源」;而最後不免提到還有「民視八點檔」的「氣口」(台語的口白)這包括晚餐之後的家人「非正式」的聚會時刻。

(封面圖說明:顏清標和曾振農的合照,取自:換帖兄弟,悼!阿農)

相關文章:為什麼大愛台比較難看


留言

  1. 果然"安心"也只是"一下子"而已

    台客台客還是格格不入



    事情其實跟上次一樣

    http://www.wretch.cc/blog/notfind/6466908

    (想知道原因請複製貼上)



    最近應該會做一個

    12點過後請降低音量的模版

    跟一張熊貓"噓"的圖

    (做熊貓是因應時事才能拉近跟隔避台客的距離 降低訓斥感)



    不過很諷刺的是

    這跟反抗社會無關

    只是小資本家力求睡眠的安穩而已

    意思有種跟

    "牆擦乾淨後請勿塗鴉"

    這類標語有異取同之功之妙的錯覺

    回覆刪除
  2. 新增語錄:

    有時候覺得 台客跟懷舊很像 只要拿出什麼小時候的東西就等於有效

    但卻一直都停在原地不動的感覺



    令人放下警戒心, 來接近我這個文藝青年 並且喜歡我這個人有這種感覺



    應該會有些人會覺得很酷 尤其是飽嚐西方養份 然後尋求台灣根源的時候

    台客是個誘人的路徑



    台客比較會顯得有效果是 對走精品名牌的貴婦 因為她會不顧一切的瞧不

    起妳 而矛盾的是 或許貴婦跟文藝青年同住高級社區 但那個當下 他們是

    對立的狀態



    但台客不可扮演文藝青年, 這有點不公平,

    但某個角度來看文藝青年對台客的詆毀性接近於零, 台客根本無感, 他們

    也不在乎有沒有文藝



    台客對台客字眼可能會有厭悟 有一種倒過來的狀況是 真正的台客去參加

    文藝掛 我很台party 他會覺得為什麼音樂難聽的要命 好險我不是台客

    的想法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