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導演傅榆在畫外音中那種無用、無力,無能為力的「熟悉」口吻。如同自己曾經自詡「外圍人士」般地關心社會運動:一邊期待好像能改變什麼,一邊又有些悲觀的假定運動的注定不可能。這樣如同隔著一片單面鏡觀看著外面世界也映照出自我兩者折射出來的真實(The Real)期盼的是,相對於那些上街頭抗議的熱血群眾來說,那我自己能夠做什麼?做的事情和社會運動有什麼關聯?


似乎不用太擔心導演在描述參與社會運動人士的紀錄片當中有什麼消費的倫理問題。反而藉由記錄陳為廷在太陽花運動中快速竄紅又因為性騷擾醜聞迅速翻黑看得出來當下這個稍縱即逝,快速被消費的世界,但我並沒有要對片中紀錄的兩位角色的歷程著末太多。而是要將重點放在,想藉由紀錄兩位積極參予公民運動的人物,導演像是自己也參與了各種運動,並在參與當中不斷質疑自己能有什麼貢獻,不斷地自問自答。(也因此才促成了所謂的第一次的中國行)


導演反而在這樣過於敞開的倫理關係:十分暴露、十分真誠,十分自省到過於自責。這樣自責的姿態讓我想起所謂「藝術的無用」,因為真的是無用(useless),沒有任何功能,所以才是真正的藝術(理想上)。而片中的無用是在陳為廷立委退選、蔡博藝在學生會長落選之後,雙雙沉寂落寞地描述著讓我眼前為之一亮的民主化的挫折。一切又像是回到原點,主角兩人看著過去的影片,都準備展開新的人生了,但片子還沒拍完不知道要如何結尾的導演自問著:那拍這些有甚麼意義般的像是(拍攝材料)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才是成就了藝術本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怪物》(Monster)-未知之力

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然後傻傻的笑著

《墜惡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