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或是什麼的
「不要走,統統給我留下來當證人!」司機覺得不妥,縱使有乘客說:「警察來了,還不趕快讓我們下車。」但是司機把門開了幾秒之後,忽然想到既然你們(乘客)上了車,我們就是同一國的,「先給我烙跑的就是叛徒!」司機二話不說,直接把門關起來,還夾到一個正要下車的乘客。被夾到的乘客哀嚎大叫,而來不及下車的乘客每個面無表情,有些人漠然地看著地上破掉的玻璃碎片不知道在想什麼,有些人則是開始偷偷地哭泣。
在「輔大-永春高中」299的路線當中,大都會客運與三重客運兩家死對頭,常常在蜿蜒的忠孝橋上兩個快九十度彎道上追逐,縱使坐著毫無感覺(甚至還睡得十分安穩)比起站著並隨著吊環劇烈搖擺的乘客還能夠置身於事外,而另外一個「置身事外」是表示,司機們往往藉著手機或無線電,部署著一場競賽計劃,在車上絕大多數人渾然不知的隔絕氣氛中,夾雜的不只是比載客量,更是比駕駛技術和優越的卡位。當然,還有(台灣)男人們的血氣之爭。
所以當因為司機腦充血,過度認真在「駕駛」與「競賽」,卻惹惱了其他「小車」,或是相形在階級上差距更大的「機車」。整片的檔風玻璃被砸碎,平靜的景框丕變,意思是在一陣生活日常上下班(課)的無感,還不如碎裂讓人覺得「重要」。
如漩渦一般翻攪了讓「苦無表現的機會」的一般大眾,真正落實「很愛演」這句【在大學生了沒】或【麻辣天后宮】朗朗上口的後設語境。想當然而,在玻璃碎片迸發的霎那,有人大叫,有高中女生哭了,但社會族群關係的連結卻是如此緊密地,面對著外頭騎車父子拿著加長型大鎖的挑釁,司機如此不畏懼地繼續玩下去,並繼續以蛇型招呼,在那個當下,原本早就殘缺命運共同體,空間的分裂,陣線區分成好幾方的人馬:有人隨著司機起舞並拿著敲破逃生玻璃的小鎚子跟外面對嗆,助長聲勢;有一些人則是對司機的「熱衷」和不敬業同仇敵愾,甚至想從駕駛座後面直接勒住司機的脖子,讓一切停止;當然有人一直哭,就會出現類似「慈幼社」的善心人士面對外面的狂風暴雨一直安慰說:「沒事,沒事。」
「那最後是怎麼下車的?」我忘了問我姐她是怎麼回到家的,只見她一回來就在講「砰!玻璃就整片碎耶,以為會有什麼事情發生,有人在哭阿,然後我就安慰他,然後還警告司機不要挑釁,然後有些很白目跟外面嗆聲的…」她持續講著剛剛發生的事,
吳米森訪談
回覆刪除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9/07/blog-
post_1742.html
前段講實驗片
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9/09/casting-e.html
後段講大環境機制
就這傢伙-像速碎片風
http://www.deitch.com/artists/sub.php?artistId=4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dpiq4lS0o
他這效果真的做很順 感覺可以控制範圍跟強度
但內容跟我的不一樣!!
http://www.deitch.com/artists/index.php
這紐約當紅藝廊的藝術家作品都還蠻屌的
幹
回覆刪除吳米森這文章大推!
沒錯就是他
塔嗑西
http://www.flickr.com/photos/artfreedommennews/4069613
944/
有經過可以去看看
在之前李暉展錯過的索卡
那文章剛開始看很有勁兒!到位兒!
回覆刪除可是後面拖得有點長,會麻,分開看會比較好些。
在想禮拜六早上看完嗑到茶米後,東區藝廊可以逛一下。
晚上吃同事喜酒也在東區,哀,沒辦法去紅樓看抄響了。
要是準備要離職的話就可耍賴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