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賓達影展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炎炎夏日看法斯賓達無疑是彷彿置身在大太陽底下洗熱水澡般的極熱享受。 7/18 恐懼吞噬心靈 Ali, Fear Eats the Soul 還蠻推薦這部片的。說真的,如果你已經忘了小時候看八點檔那種「咻」一聲時間很快就過去,怎麼一下子就看完的感覺的話,建議可以藉這部片重溫一下,好處是完全沒有現在民視、三立那種把簡單的事複雜化的迂迴拖戲法;「恐懼吞噬心靈」裡看到的完全是精鍊又到位的情節和轉折,而又維持了八點檔連續劇那種囂張又機歪四起的嘴臉和情緒,卻在每每在轉折之處定格框景,就像靜態照片一樣提示著「某某圈子」還是「哪一掛的」的認同界限,而我突然想起每次路過客廳在看八點檔都會亂入的問我媽「那個是壞人喔?」壞人那副嘴臉,剛好契合著我媽或我姐恨的牙癢癢那種「揪」心肝的表情,兩者好像是表皮與器官那樣微妙的互動關係。 而我更願意傾向用「恐懼吞噬心靈」裡十分靈巧地轉換認同陣線,來做為當代「族群」和所謂「小圈圈」之間資訊不對稱中詮釋及解讀上的蒙蔽。那往往充斥著「類型」判斷(因為牽涉到技術門檻和媒材特性):例如電影圈會被當代藝術圈說概念不夠新,太具像;當代藝術圈會被電影圈說,你的錄像片段只是我的電影中的一小段效果而已,不足為奇,只能靠論述在撐。這些你一來我一句的詞語,確實像極了電影裡後段你來我往的游移狀態(所以跨界如果操作良好,往往能創造雙贏:如馬修巴尼、肌餓導演Steve McQueen或熱帶幻夢的阿比查邦)。 7/20 小惡魔 Satan's Brew(Satansbraten) 一點都沒錯!【小惡魔】確實搶搭了 【家畜人鴉俘】利用羞恥的愉虐 脈絡。 看上面海報就知道,在皮件面前跪倒,對材質的有著窒息般的不可抗拒,以越矩和下流做為一種挑釁的手段,追求情緒化的極限,憤怒、大哭與裝傻搞笑同時並存。那往往是指向食慾或是色情,而通常酒店的簡訊會這麼說:「手工贈送挑逗你每一條酥麻神經」,或是「巫山風雨中顫抖恍惚到天昏地暗外掛加侖筍」,這類往往穿過「皮層」的形容字眼。 就真實感受上,不免想到【 嬉戲 】這本書,相較【家畜人鴉俘】,嬉戲的「光怪陸離」不太會令我震驚,「比誇張」:早就遠遠脫離真實的狀況下已經讓人感到麻痺和厭倦;所以我覺得【小惡魔】可貴的地方,就是在於那個下流幽默的轉折,往往是現實中禮貌和道德界限莫名其妙激凸出的一小塊,好比是人體腸子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