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的小故事1
就在最近這幾個禮拜,我阿(或說他也可以),依然看了不少電影,並且照舊會到這兒跟大家說一些小故事。 1. 他還是去看了「最遙遠的距離」,不聽朋友勸告「聽起來很難看」 ( 註 1) ,結果一語成籤,真的成了一部「聽起來」的電影,而且真的不大好「看」。醜話就留給別人講了,反正你也知道我的個性,因為真正有趣的是 ( 或你說後設也好 ) ,擺明了就是要觀眾跟主角一樣帶著耳機去戲院閉起眼睛「聽」就好了嘛。 2. 「誰才是導演」是部有趣的片子,至少比比很喜歡,他的笑料真的精準的好笑,劇本的結構、事件的串連、剪接都非常犀利。不敢說同為開幕片的另外一片要好好的參考參考,但至少可以學習一下如何「傾聽別人的聲音」 ( 該不會說因為都戴耳機所以都聽不到 ) 。 縱使我知道「誰才是導演」的「意識型態」跟「政治正確立場」甚至「影像風格」跟我那群朋友的其中幾個不大對痛,但如果你是路過的或第一次來這邊,大可相信我的推薦,「聽我的準沒錯」。 但其實在這邊是要跟大家講一個兩年作過的夢,正巧那時候也是六月多,更巧的是兩年後這個夢其實很適合「誰才是導演」這個主題。 --------------------------------------------------------- 兩天都夢到的導演 昨天 我是個旁觀者 一個小孩子的生日 許多人前來祝賀 包括 蔡明亮 他長頭髮還綁馬尾 今天 我是座談會的一個人 我們圍在一起 對 王家衛 發問問題 我問了 " 深厚又自溺的情感記憶是否和你自身有關 " 他叫一個人去找一本書 書找來了 說這本書裡面會有答案 並且說我沒作功課 我害羞又慚愧了笑了笑 最後 雖然被吐潮 但王導居然說我是一個好玩的人 也不知道是什麼情形 真奇怪 --------------------------------------------------------- 3. 「火星任務」好像沒什麼好講的,就那樣。對了,應該是我看過臨時演員最多人的默片。 4. 「東」這部紀錄片我覺得比三峽好人 ( 註 3) 好看,用紀錄的方式還是比較自然、有生命力、牛屄多了。加上劉小東我覺得他還蠻有趣的,甚至覺得他或者拍的方式很有親切感 ( 就一直在說他像某某朋友還是親戚 ?) ,當然探索影像的同好們,一定少不了電影螢幕,投射、畫、畫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