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原本要載的東西

發現原本要載的東西,家裡的小客車就載的下,千金難買早知道,於是多花了四百塊計程車錢,卻在旅途中跟司機聊天還聊得蠻開心。 司機好奇那個紙箱(裝作品)用途,也發現在小南門台北市中心居然有紙箱的訂製工廠,司機說之前吸塵器壞掉想要寄去送修但找不到紙箱,我說有時候光找紙箱就花了一天,雖然訂製一個比較貴一點,但就「機會成本」來說可能會比較划算。 機會成本,話題就這麼聊到關於電器送修與買新的之間,現在有時候買新的還比較划算,相較於以前的東西比較耐用修好可以用很久,或許也想起Hal Hartley的Trust,電影描述一位在電器公司的工程師,發現公司都故意把產品設計容易壞掉,被主角工程師發現覺得不合理去反應,然後就被fire了。 那些自己用舊的比較環保的信念,在當前的經濟體系,用廉價的材料零件短暫使用不斷的汰換其實會比拿去送修還比較省錢這一件事情。有時候變成只是自我的信念與評價外在的問題。 話題聊到說自己是藝文工作者,司機大哥以快70歲年齡來說算是蠻開放的,也很尊重和欣賞文化工作者(大哥說女兒就是廣告文案+業務,有一個朋友還是宏廣動畫公司的退休老員工,還在銘傳教過3D繪圖),但不免好奇你們生活會比較辛苦吧?當然在表面上,就說經濟層面確實比較不穩定,所以要兼職,或是有些人乾脆在學校當老師比較穩定。 關於司機大哥問說藝術家生活比較辛苦吧?的提問,腦中閃過一個比較終極的念頭:阿本來人生就是來受苦的,所以都已經到這個階段(中年)還在堅持做創作,想必是有所覺悟了,至少對這個世界的某種程度絕望,還能藉由創作來超克虛無。所以就算認清生命的本質上是憂鬱、虛無,但是在跟司機大哥的談話過程中產生的「正面意義」,也就是本來覺得好像多花了四百塊錢坐計程車,但後悔的念頭放下、接納了,於是就算是下雨中攔車很麻煩才會遇到可以聊得來的司機大哥。 想到照例上班日中午騎腳踏車去三重吃午餐前往泰山工作室時遇到一個中華電信資訊箱上寫著莊子的話(如上圖), 本身就是老莊粉,也算是某種提醒, 一般電箱都會是長輩勵志語,如果是印莊子的啟示也算是蠻「前衛」了。後來發現就老莊的哲學來說,無為,「保持自然」都是很正常道家的理解與看待生活的方式。直到最近熱到爆心中還不時掛念著目前正在展覽的 作品 在戶外,可能因為天氣太熱不會有太多人去觀賞這件事情,同時又突然想起莊子的話(如上圖),好像必須把自己擔心作品被如何對待的事情包含進去,也就是...